请选择 目标期刊

羊群效应对在线知识产品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分析 下载:74 浏览:242

罗雪梅 周燕 赵梅伶 《管理与科学》 2019年10期

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国内互联网的普及也带动了在线知识产品付费模式的兴起。然而该领域普遍存在跟风现象,引入羊群效应并结合个体认知、个体需求、感知成本、感知风险、交互性、感知价值共7个因素,建立Amos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收集数据,以定量分析在线知识产品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除感知风险以外,以羊群效应为主的其他六个因素显著影响在线知识产品用户的付费意愿。基于此,为在线知识付费行业提出建议:坚持内容至上理念,关注产品口碑,搭建知识提供者与消费者的沟通桥梁。

教学改革视域下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 下载:440 浏览:2274

赵梅 《当代音乐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形成了深厚而悠久的传统音乐文化,构成了瑰丽多姿的传统音乐文化体系。现今,高校也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大力传播和传承。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为了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艺术修养,积极主动地进行了传统文化与声乐教学的融合,深度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育人价值,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民族文化自豪感。这不仅使传统文化在声乐教学中进行了深度的融入,创新了传统声乐课堂,还实现了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目标。

101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死因分析 下载:65 浏览:407

罗峥1 张蔚1 赵梅珍1 王靖1 赵玫1 刘建华2 徐晓云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6年10年间住院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的死因构成及分布规律,为提高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将10年期间本院死亡的脑血管疾病患者1010例纳入研究,收集整理其死亡资料后进行回顾性分层分析。结果在1010例死亡案例中,其根本死因为缺血性脑卒中376例(37.23%)、出血性脑卒中325例(32.18%)、未分类脑卒中53例(5.25%)、脑卒中后遗症256例(25.35%)。首位直接死因以原发脑血管疾病(50.79%),肺部疾病(33.17%)和循环系统疾病(7.62%)为主。脑血管疾病年死亡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APC=5.94%,P<0.01)。男女性死亡数在死亡时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根本死因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本死因中,男性死于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后遗症的分布多于女性,而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布少于女性;在首位直接死因中,男性死于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布多于女性,而死于循环系统疾病的分布少于女性。结论脑血管疾病死亡患者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本死亡原因的分布均存在性别差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针对不同脑血管疾病患者人群中高致死率的疾病,加强防控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后伸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485

刘福水 方婷 赵梅梅 周凡媛 陈梅 游建宇 金玉立 谢金梅 《中国中医药》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颈后伸肌细胞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雄性兔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不做干预处理,其余建立颈椎病动物模型,持续12周。造模成功后针刀组于兔颈肌硬结、条索以及棘突等处行针刀干预,每周1次,共3次;电针组于兔颈肌两侧"天柱""颈百劳""大杼"穴处行毫针干预,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共3周。干预结束后1周取兔颈后两侧后伸肌,HE染色法在普通光镜下观察颈肌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观察颈肌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下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染色不均,甚至断裂,细胞核分布紊乱,出现大量炎性细胞。电镜下模型组肌丝溶解、变性,线粒体广泛水肿、空泡化,可见大量自噬体和凋亡小体。经针刀及电针干预后,兔颈肌整体情况明显改善,且针刀组优于电针组,针刀组肌纤维排列整齐,可见肌卫星细胞,线粒体分布均匀。结论:针刀疗法可改善兔颈部受损肌肉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促进劳损颈肌再生修复,这可能是针刀治疗颈椎病的部分作用机制。

产科护理人员在妊娠合并症中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探究 下载:137 浏览:1260

赵蓉蓉1 赵梅2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纳入94例妊娠合并症产妇,将其作为样本,双色球法分组,即对比组、调查组,均有47例样本,前者以普通护理为方案,后者以母乳喂养指导为方案,研究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落实,了解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母乳喂养结果,评估产妇心态,调查满意度。结果:经四个方面评估产妇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调查组高于对比组,P<0.05。各组母乳喂养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85.11%、61.70%,P<0.05。施护前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对比组间无差异,P>0.05。施护后经SAS、SDS了解各产妇心态,在调查组低于对比组,P<0.05。满意率统计后有差异,调查组高于对比组,分别为91.49%、72.34%,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人员引导下能提高妊娠合并症患者对喂养知识的了解度,可保持良好心态,提高母乳喂养率,满意度高。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评价 下载:29 浏览:1645

赵梅花 《生物学报》 2025年2期

摘要:
探究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11月,医院收治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147例,均在医院应用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治疗,持续治疗8周,结合患者是否痊愈将患者分为痊愈组、未愈组,汇总患者的个人信息资料、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47例患者的痊愈率是79.59%,未愈率是20.41%。未愈组的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产次、新生儿体重、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分级与痊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组的孕次与痊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35岁、孕前体重指数超重或肥胖、产次>1次、新生儿体重>3kg、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分级六项作为因变量,进行 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六项因素均是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未愈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产次、新生儿体重、盆底肌力严重程度、尿失禁严重分级会对患者的疾病痊愈造成影响,需临床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患者的治疗周期及治疗方法,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应用 下载:321 浏览:3213

赵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对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再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比组,观察组釆用行宁心安神汤,另一组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好,效果更加明显。结论:中医对治疗心血管神经官品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浅谈“立德树人”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的新举措 下载:460 浏览:3389

赵梅瑾 《中国城镇》 2021年7期

摘要:
班主任除了负责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班级管理工作,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小学生因为比较调皮,所以德育渗透工作有一定难度,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的研究 下载:201 浏览:2452

赵梅瑾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21年6期

摘要:
如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引领着我国的发展,教育事业深受其影响,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科学合理且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好更精准地掌握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由此,本文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精准化教学做出研究分析。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