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手术器械台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22 浏览:941

李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手术器械台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4月(活动前)骨科手术121台为对照组,2020年5~6月(活动后)骨科手术119台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流程摆放器械台,观察组则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对照组骨科手术器械台摆放存在的问题采用鱼骨图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骨科手术器械台摆放缺陷率及整理准备时间。结果:观察组骨科器械台整理摆放的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器械台整理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规范骨科手术器械台的摆放,提高器械台整理的工作效率,做到准确高效配合手术,提高医护合作度。

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VAS评分的价值 下载:50 浏览:573

叶晨 《国际护理学》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VAS评分的价值。方法: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间我院收入的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40例与参照组4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性理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VAS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采取预防性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缓解患者疼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骨科手术过程中切口感染因素的分析 下载:326 浏览:3139

张永超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和讨论进行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目的是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进入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他们的诊疗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和记录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类型的切口感染率差异,从而推测和分析出造成切口感染率的各种因素。结果:对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数量进行统计,在200名患者中有30名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总体的切口感染率为15.00%;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有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的患者,在手术前已经出现感染症状、并未使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超过140min、手术中进行了气管插管和重症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偏高;将肾病综合和糖尿病、在手术前已经出现感染症状、并未使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超过140min、手术中进行了气管插管和重症骨科症状作为研究自变量,而患者的切口感染后果作为因变量,将以上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前已经出现感染症状、并未使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超过140min、手术中进行了气管插管这四项因素与患者发生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有密切关系,它们的OR值分别为:5.27,6.04和2.76。结论:在手术前已经出现感染症状、并未使用抗感染药物、手术时间超过140min、手术中进行了气管插管这四项因素与患者发生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有密切关系,可以在制定临床预防措施时加以考虑。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临床效果 下载:97 浏览:1006

刘关挺 乔新利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在高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在本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气管插管静脉麻醉,50例),观察组(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50例),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T1,观察组的HR(81.06±2.25)次/min、DBP(85.57±4.26)mmHg、SBP(107.42±5.73)mmHg,低于对照组的(89.69±3.16)次/min、(112.04±6.68)mmHg、(148.51±8.66)mmHg(P<0.05)。结论:在行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进行外周神经阻滞的同时还添加静脉快通道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少,应用效果良好。

下肢骨科手术中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 下载:187 浏览:2576

张孟伟1 宫慧姝2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采取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干预效果。方法:针对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作为麻醉研究目标,以患者的麻醉方案作为分组标准,腰硬麻醉组、连续阻滞组分别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连续外周神经神经阻滞。评价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连续阻滞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起效时间均比腰硬麻醉组长,p<0.05。连续阻滞组在拔管时、术后48h的VAS与腰硬麻醉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阻滞组术后12h、术后24hVAS评分比腰硬麻醉组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的三项应激反应指标对无显著差异,p>0.05;连续阻滞组患者麻醉30min、拔管时的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腰硬麻醉组,p<0.05,p<0.05。连续阻滞组不良反应率比腰硬麻醉组低,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麻醉中,选取连续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明显,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均比较好,该麻醉方式具有临床价值。

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设计 下载:104 浏览:1152

黄秋梅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骨科手术后功能锻炼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设计。方法:将2021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102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用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焦虑情况[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生活质量[采用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QLSCA)]及手术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SCARED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QLSCA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有助于减轻下肢骨折患儿术后疼痛,降低恐惧和抑郁程度,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骨科手术中射线辐射防护研究进展 下载:269 浏览:2808

彭陆洋 冒伟昂 《电力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本文总结了骨科手术中辐射防护方面的三个研究进展:骨科手术X射线机辐射原理、X射线辐射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以及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帮助医护人员掌握低剂量、可行的辐射曝光条件,并对其个人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提出建议。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的应用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下载:188 浏览:2344

徐青青 李娇 《护理研究杂志》 2021年1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预防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我院行骨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切口护理和规范无菌操作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和护理效果,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120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手术时间≥5h时,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10cm时,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