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作为小学数学的重点学习内容,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不仅能助力数学学习,更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数学计算的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计算教学,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一、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数学计算的课堂实践不足
数学计算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和简单学会其基础的计算规则,还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计算实践来加深对其的掌握,进而使学生自身在日后的学习及生活中能灵活地将其运用。但就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展开的计算练习较少,就造成了学生表面上会,但实际上没有完全掌握,进而就使得教学效果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数学计算较为片面
数学计算的规则虽是固定不变的,但其计算应用却是极为灵活多变的。单从教学角度来说,数学计算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展开,且这样可以让学生展开立体化、多角度的数学学习,进而对所学内容及计算有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然而就现下的教学中,仍有较多教师在课堂讲授时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这样就将学生数学知识及计算的学习困于一个固定的视角中,就使得教学整体效果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数学计算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已出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应用内容,对此,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就要对其加以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并以此出发来引导和提升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方面在小学院校的开展还不是很广泛,进而就使得学生的应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联系生活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数学源自于实际的生活,而又在生活中被运用。教师在展开该年级数学教学时,要将与数学相关的日常生活融入到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计算与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例如,在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情境的创设来展开该教学内容的教学。如一家有四口人,其中一个孩子要过生日,爸爸买来了两块蛋糕,然后把第一块蛋糕分成了四份,分别都给他们每人一份,小妹嫌少,要三份,爸爸便将第二块蛋糕平均分成八份给哥哥,哥哥不愿意,又继续分,最后,问哥哥和妹妹谁分的蛋糕多?通过这种生活中常会发生的事件来展开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数知识的学习,还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了学生与教学的效率。
(二)加强学生课后的计算能力训练
学生仅靠课堂的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要通过学生课后的不断、大量练习才能使其计算能力得到真正的形成和提升。对此,教师就要强化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交流,对学生计算的学习展开共同的监督。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家长为学生购买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练习册,使学生在课后规定的时间内将其完成。学生在这样不断的练习下,计算能力一定会得到极为有效地提升。
(三)融入生活,让学生学习计算方法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进一步升级,数学教师应进行创新思维,变通自己落后的、不能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进行数学计算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数学的计算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这与小学生认知规律相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形象性较强,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引导学生结合学习主题开展社会调查,会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对所学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这一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知识,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将数学主题问题与课前调查问题进行融合,可以使学生认知到数学理论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活知识,这会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同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学习讨论,将各自在生活中进行的调查表述出来,这可以满足学生的数学表达需求,也可以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生活调查内容进行梳理,这能够打破数学计算问题的枯燥性,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数学计算的乐趣,产生解决数学计算问题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逐步理解数学计算原理。
(四)在数学计算问题中融入数学游戏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在数学计算问题中融入数学游戏,以这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能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学习计算题。在数学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数学游戏的原理,帮助学生透过数学现象领悟数学知识的真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结合数学主题,自行设计数学游戏,启发学生分解数学问题,并将每一个数学步骤融入数学游戏,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游戏清晰地认识到每一个步骤的问题,这会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个步骤的数学原理及解题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数学游戏参加比赛,可以通过小组参赛或个人参赛两种方式参赛,参赛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在设计好游戏内容后,将游戏学习方案以语言、文字或图形三种方式进行综合呈现,并重点阐述游戏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关联性。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选择具有完善性和系统性的数学游戏在课堂上实施,并对游戏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广受学生喜爱的数学计算游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大力推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注重训练小学生的估算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运用到估算法对计算数字或所求总和进行大体估算,但教师缺乏数学估算意识,忽略了估算教学的价值,单纯地以数学计算公式对学生进行理论引导,这不利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训练小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应该注重训练小学生的估算能力,这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数学意识、感知能力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专题训练环节或激趣的机智对答中,为学生创造估算学习机会,比如,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举例,让学生估算在班级内买某种商品,根据班级的总人数估算大概的花费,并让学生以小组的模式进行探讨,为学生营造互动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估算数学的学习含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计算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知识,并使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得以提升的情况下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突破自身局限,发展数学技能。同时,教师也应在开展数学计算教学环节时注意结合教学实际,对数学教学方案随时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数学计算模式,拓展小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胡金鱼.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4):290-291.
[2]毛建兴.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1):288-289.
[3]王丽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