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融入策略探究
沈丽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沈丽华,.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融入策略探究[J]. 中国教育学报,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7.
摘要:
本文旨在探究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融入策略。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融入策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新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家园共育的推进等。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和实效性。
关键词: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幼儿园;教育活动;创新融入策略;探究
DOI:10.12721/ccn.2024.157047
基金资助: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融入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提升幼儿文化素养、培养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幼儿园在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融入方式单一、内容缺乏创新等。因此,本文旨在探究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融入策略,以期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同时促进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一、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融入现状和问题

(一)融入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传统节日文化的融入方式往往显得单调乏味。教师通常只是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图片或视频等传统方式来介绍节日的起源和习俗,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无法真正地参与其中,感受节日的氛围和文化内涵。

(二)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内容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深度。一方面,教育内容可能只关注节日的表面形式,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幼儿难以了解传统节日的深刻意义和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精神。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可能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导致幼儿无法形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也无法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启示和感悟。

(三)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在融入传统节日文化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一些幼儿园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教育活动中。他们可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准确地传达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同时,一些教师可能缺乏创新精神和教学实践能力,无法设计出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教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和传承。

(四)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不足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然而,在当前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对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视程度可能不够。一些家庭可能缺乏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传递相关的知识和价值观。同时,社会环境中的商业化氛围也可能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中难以接触到传统节日文化,也无法形成对其的认同和热爱。

二、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融入策略

(一)创新活动内容设计,注重互动体验

在探索端午节的教育活动时,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更富有互动体验的活动内容,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可以组织一场模拟的“端午龙舟大赛”。孩子们将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艘精心制作的纸制龙舟。他们需要合力划动龙舟,模拟真实的赛龙舟场景。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还能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比赛的紧张刺激和胜利的喜悦。我们还可以设立“五彩香囊制作坊”。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将亲手挑选布料、丝线等材料,学习缝制香囊的技巧。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不同的香料填充香囊,制作出独一无二、充满个人风格的五彩香囊。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香囊在端午节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兴趣

在元宵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生动的动画和故事来介绍元宵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这些动画和故事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精心设计,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观看动画和听故事,孩子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对这个节日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互动环节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体验。比如,“猜灯谜”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与元宵节相关的谜语,让孩子们分组进行竞猜。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创新家园合作机制,拓展教育资源

在春节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创新家园合作机制,以拓展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我们可以邀请家长们分享家庭的传统庆祝方式。家长们可以讲述自己小时候过春节的故事,分享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等家庭传统习俗。这样的分享不仅能为活动增添浓厚的节日氛围,还能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和家庭传统。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园的资源,组织孩子们进行一系列与春节相关的活动。比如,“写春联”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学习春联的书写技巧,了解春联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制作灯笼”活动则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制作灯笼,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这种创新家园合作机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和幼儿园的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孩子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幼儿发展

在清明节的教育活动结束后,我们可以采用创新的评价方式,以更加全面地关注幼儿的发展。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些作品可以体现孩子们对清明节文化的理解,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评价这些作品时,我们应注重孩子们的表现力和创新性,而不是过分关注技能水平。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应注重观察和记录孩子们的表现和进步。我们可以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作品特点等,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技能发展情况。通过持续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水平,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种创新的评价方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孩子们在清明节教育活动中的学习成果,还能更加全面地关注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三、结语

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融入,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更培养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通过活动内容的创新设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家园合作机制的深化以及评价方式的革新,我们成功地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日常学习生活中。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融入策略,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绽放绚丽光彩。

参考文献

[1] 王晓丽. 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 学前教育研究, 2020(6): 89-92.

[2] 张红梅. 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23.

[3] 陈静. 创新幼儿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2021(5): 74-7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