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理念的引领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成为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迫切任务。这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运用情境教学,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以学生个体认知发展程度为基础,并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改变教学模式,以此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是基于实践与情境的有效教学方法,具有极强的体验性、真实性与个性,学生在多元且新颖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位置与变换”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不足,其认知兴趣是以情境性为特征,思维相对活跃并有很大跨度,但易受情绪变化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选择使用情境教学法来吸引学生,全面激活其学习思维,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创设情境之前,教师设计“我说你做”的游戏,通过起立、左手、右手、前面、后面的小游戏来缓解学习的紧张气氛,同时在游戏中融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为后续情境创设做好铺垫。课前游戏结束后,教师提问:“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它的前面、后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回顾游戏中的方向,产生好奇心。教师随之用多媒体等设备播放美丽村庄短视频,并展示清晰的图文内容,继续提问:“从村口到风景区该怎么走?”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进入村庄情境,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村口与风景区的位置,从而形成方向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导入新知识,帮助学生辨识东南西北,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北方向。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扮演美丽村庄的小导游,向游客介绍村庄不同位置的建筑,并带领游客参观,学生会不断变换位置,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去辨识方向,并准确表述,从而对知识进行巩固与运用。教师还出示了新的游乐场路线图,鼓励学生用标准的数学语言说出不同的方向,使学生进入游乐场情景,自主思考方位,激活思维,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辨识方向,并说出想去的景点位置。
二、鼓励学生质疑,高效习得知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实效、求高效、求“新”和“精而深”,强调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与生生等多元互动帮助学生建构所学内容,让教与学呈现高效化。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互动欲望,通过质疑与互动来活跃学生思维,使其高效掌握新知识,并能够将新旧知识相结合,自主思考并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教师鼓励学生猜谜语:“赛场像个盘,三人跑得欢,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打一日常用品)”,通过猜谜互动的方式活跃学生思维。学生猜出钟表这一谜底后,教师出示钟面模型,并引导学生思考“矮子指什么”“高个又是指什么”,使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质疑“时钟有3根指针,除了矮子和高个,还有一个指针是什么?”教师随之带领学生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此时,学生又产生新的问题:“为什么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教师进行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钟表的秒针走1圈时,分针会有什么变化”,学生认真观察,从而明白秒针走1圈,分针走1步。此时,教师再次提问:“如果分针走1圈,那什么针会走1步?”学生根据秒针与分针的关系大胆想象并回答:“分针走1圈,时针就会走1步”。教师播放钟表分针快速运动的小视频,验证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快速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三、紧密联系生活,构建高效课堂
在新课标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革新传统教学理念,并从日常生活入手创新教学方法,同时结合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元素辅助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参与的、生动活泼的过程,不仅能够真正落实新课标,而且能够打造生活化的高效数学课堂。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选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并运用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并掌握了周长的计算方法,需要从长度学习过渡到面积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一位朋友需要装修新买的房子,但是不会计算面积,想请大家帮忙计算”,依托问题带领学生探究面积的大小。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选择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尝试摆放,从而对比不同房间的大小。教师及时引导:“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促使学生思考一平方厘米正方形能组合成长方形,从而迅速明白长与宽是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关键。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身的看法,讲述如何发现长和宽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分享中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从而在动手摆放、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和动口表达中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长×宽,轻松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保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知识。在此前提下,教师出示与生活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家里有一个长方形的茶几,长为14dm,宽为9dm,现在要为茶几配上卡通桌布,桌布的面积至少应该是多少呢?学生化身小管理员去解决问题,提取其中的关键词,从而基于对题意的理解独立解答,使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14×9=126,所以桌布的面积应为126dm2。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教学实践的突破。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也显著提升。这样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小学数学课堂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倪燕.融入新课标理念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新智慧,2023
[2]季蕾.践行新课标理念,建构高效数学课堂[J].教育界,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