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远不止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掌握运动技能。在体育教学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这些元素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些思政元素,注重其与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初中体育思政教育的意义
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的初中体育课程,深度挖掘体育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对实现学校体育持续发展、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意义重大。思政教育要融入各个学科教学,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研究发现,体育课程蕴含思政教育资源,个人体育项目能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的精神,集体体育项目能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规则意识与合作精神。个人体育项目和集体体育项目都能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体育锻炼使学生身心健康,思政教育关心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初中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相互融合,能够为初中教育提供新思路。
二、初中体育课如何进行思政教育
(一)渗透体育锻炼精神
体育运动中蕴含的和平、公正、友谊、团结、尊重关爱等精神内涵,将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作用。在开展初中体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时,教师应当渗透体育锻炼精神,以体育锻炼精神作为载体,提升体育教学成效,使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具有更高价值。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分阶段渗透体育精神。在第一阶段渗透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讲解国人熟知的女排精神。通过播放女排运动员的比赛视频,以此形式发掘教育元素,促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无数运动员的努力和坚持,才使我们的国家成为如今的体育强国。在第二阶段,需要通过教学培育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如在长跑运动中,很多学生会因为无法充足供应氧气,产生身体不适的情况,对体育运动深感畏惧。教师可讲解我国长跑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克服不适,坚持突破节点、突破自我,最终获得优异成绩的相关事例。以此形式鼓励学生,即使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困难与失败,也不能轻言放弃,而是应当坚持到最后,获得最后的胜利。在第三阶段,则可以设计各类比赛活动、竞赛活动,培育学生协作精神与竞争精神。作为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占据极为关键的地位,教师可设计各类比赛,以分组的形式,形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促使学生感受密切配合、有效沟通的价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发现他人的长处,了解自己的短处,形成竞争精神、集体荣誉感。
(二)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学生在没有教师监督的情况下,练习强度达不到要求,这与机体忍耐力不足和练习习惯尚未形成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理论讲授,在教学体育技能的同时,融入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具体可从以下五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一是养成锻炼的习惯,将体育锻炼常态化、简单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布置锻炼任务,课前进行体育任务检测,促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学生带着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体育课堂上来,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纠正学生的锻炼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具有时间观念,要求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的良好习惯,在上课前准时来到体育场地,这体现了一种契约精神;另外,教师也要按照教学目标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锻炼,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三是遵守纪律,这要求学生尊师守纪,认真理解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布置的任务,配合教师的教学和同学的自主练习。四是自觉守信,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兼顾每一位学生,因此,应避免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由于懈怠而减少运动量,以防达不到运动的效果。五是加强协作,在自我锻炼或团队练习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处理自己的技术问题,并组织队友解决团队问题,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积极开展集体活动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把体育知识传递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通过对体育某些特征的分析,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和运动精神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培养。因此,将初中体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把某些常规的游戏与体育课程相结合,利用传统的小游戏进行体育知识的传授,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增强师生的相互交流,进而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比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于掷实心球这一项运动,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第一次碰到,所以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先为同学们做出一个好的示范,然后再为他们详细讲解什么是实心球投掷。但是,为了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困难,老师可以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与传统的民间扔沙袋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进行实践。在将同学分组之后,先让一群同学到相邻的区域,再让一群同学到对面的空地上,再让后面的同学到两队的中央,由两队的同学来扔沙袋。将传统的游戏融入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并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身体功能,从而指导他们对实心球的投掷。这样既能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又能锻炼他们的运动素质。
三、结语
在体育教育中加入思政元素将提高学生的锻炼自信心,从而培养初中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达到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双赢的效果。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发挥思政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宜静.基于初中体育课堂的思政育人新模式构建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3,(07):87-89.
[2]何雄.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2023,(1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