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数学是小学学习中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随学段的升高逐渐增加,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能使其保持数学学习热情,而且有助于提升其数学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在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中,会出现解决不了的情况,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对自身学习思维进行变通,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其明白解题思路永远不只有一种,要站在高处看待问题,无论运用何种方法,都可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初高中数学来说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高难度知识。
一、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一方面是因为其对算理、算法的掌握不够扎实;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思维能力,没有对计算题目做出准确判断和分析。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能力,学习计算不仅是为了做题拿分,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好就代表理科好,就代表是一个聪明的人,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学好数学也意味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今后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每一个科目都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点罗列起来,在脑海中形成大体框架。良好的计算能力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升,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积极影响,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可以使学生提高求知欲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巧。数学教材之中的计算内容相对较多,学生的计算能力高低会对数学知识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相关策略
(1)优化新课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成功的新课导入能使整堂数学课妙趣横生,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广泛应用等特点。深刻认识学科特点,优化新课导入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1]。小学数学教师应选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示教材知识,设计形式丰富的游戏活动,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元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2)利用直观教学用具,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应用直观的教学用具可以降低抽象知识的理解难度,便于学生深刻理解新知识和学习新技能。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直观教具解读计算过程,可以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使之明确计算注意事项,懂得利用所学算理与法则进行正确计算[2]。同时,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加强对计算算理的理解,突破学习难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选择直观的教学用具进行授课,如积木、三角板、木棒、彩纸等,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教具进行思考与实践,激发其数学计算兴趣,使之化抽象数学概念为具体知识,深入理解所学计算算理。
(3)呈现多样化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练习题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教师应对教材上的习题进行优化,呈现多样化的练习题目,调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3]。计算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掌握多样化的解题技巧,运用所学知识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与正确率。小学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练习题目,基于教材习题开展一题多解、变式训练活动,将枯燥的数学问题转换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
(4)培养正确计算习惯,降低数学计算错误率
正确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规避因审题失误而导致计算错误,养成规范书写、检查验算的好习惯。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步骤,详细分析学生对算理、法则的应用熟练度,结合学生在日常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归纳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将相关数学学习经验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正确率[4]。
(5)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维持学生的计算热情
评价是指经过判断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参考。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点评学生的计算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维持学生的计算热情。评价是具有导向、反馈、强化功能的语言,教师运用多元化评价语言点评学生,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学习方面的不足,从而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并树立近景目标,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弥补学习方面的不足。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点评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表扬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以维持学生的计算热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能使之获得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内部动机,促进其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计算技能,不断提升计算正确率,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新课导入形式,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计算,呈现多样化的练习题目,指导学生按照正确方式计算,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使之深入理解计算算理。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进行计算、反思,能够有效降低计算的错误率,为今后的数学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强基固本。
参考文献:
[1]叶千.小学数学计算结构化教学的课堂实践及其有效性研究——以“分数加减法”板块为例[J].教师, 2021(25).
[2]蔡肖荷.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师,2020(34).
[3]奚梦宇.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趣味性[J].小学教学参考,2020(32).
[4]黄美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J].教师,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