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段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姚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姚丽 ,. 小学数学中段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 计算数学学报,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3.
摘要: 对于小学中段数学学科的教育及教学来讲,计算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应引发广大小学数学任课老师的广泛化重视。任课老师需要全面转变和突破传统数学计算教学理念的束缚,加强对计算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改革,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为小学中段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计算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计算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小学中段学生的数学素养及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计算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03
基金资助: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计算素养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必备条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计算技能,将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训练,以提高其应用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中段进行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数学计算对于学生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十分重要,它既符合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特点,又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还能满足小学生在小学学段的数学素养发展需求。计算教学不仅让小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计算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计算教学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字的热爱,培养了学生在数学习题中的思考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由自主地用数学的思维解决计算问题,塑造学生理性的人格。

二、小学数学中段计算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

在小学中段数学计算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任课老师突破以往传统教学的理念和模式,改变以任课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状态,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更多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将抽象化的数学计算知识以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简化计算理论知识的理解。

举例来说,在小数中段数学《时分秒》一课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对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概念及应用内涵产生深刻理解,并进一步掌握各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针对此类计算问题的有关教学,任课老师则可以为学生进行钟表情境的创设,通过多媒体设备将两个不同时间的钟表进行对比展示,其中一个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在12点上,另一个图片的时针在1点上,分针顺时针走了一圈。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则可以进一步总结出“1小时等于60分钟”的换算概念。通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的计算知识产生更加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使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灵活掌握计算知识的应用方法。

(二)锻炼口算技能

口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既能缩短计算的时间,又能使数学测验顺利进行。在训练学生的计算素养的同时,还应注重计算的精确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各种教学活动,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老师在教授口算知识时,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来拓展其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会给同学们一些简单的口算问题,并要求他们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他们的回答,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一些奖励和惩罚。比如,全对的同学将获得老师的一份小礼物,而错误超过一半的同学将格外获得老师的20道口算题。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计算精度。

(三)组织和开展趣味竞赛活动

在对学生进行基础计算知识教学的同时,任课老师也需要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的自主参与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此,任课老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趣味性的计算比赛活动,比如说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任课老师给出计算题目,最先完成计算、并且正确率最高的一组获胜。与此同时,还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相互出题,进行解题正确率的比赛等,由此,可以通过小学学生的求胜心理,激发其计算学生的热情。

(四)以丰富的计算题型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

无论是培养学生的任何学习能力,均需要教师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长期的引导和指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掌握相关能力和技巧。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同的道理,教师不仅要注重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要注重以丰富的题型使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强化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将多样化的题型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实践,继而将不同的计算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运算规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夯实学生数学计算基础的目的。

(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小学数学计算学习的基本目的就是进行应用,小学计算习题中,应用题就是实际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应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许多小学生在练习计算题的时候,非常不善于反思和总结,出现一次错误后,下次再遇到还会出现错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错题的收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督促学生整理计算错题本,引导学生在回顾错题的时候,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下次再出现类似题型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结语

计算教学将涉及和贯彻小学数学学科教育及教学的全过程,教学难度也会逐渐提升。为了有效保障数学计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和建立起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老师则需要进一步对现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范玉海.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准确计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中
旬),2021(06):53.

[2]宋颖颖.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1093-1094.

[3]霍耀忠.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
旬),2021(05):32-3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