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能力不仅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要素,更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从小学阶段开始,计算便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始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算理、熟练运用计算方法、精确解决数学问题,并找到最简便的算法,教师需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调整教学策略,以更科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
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主要目的,带领他们分析具体的运算公式,指出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其在保证解题准确率的同时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计算能力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内容,可在口算、笔算、估算等多元化的练习中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数学思维,经过教师的耐心引导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和验算结果的习惯,无论日常练习还是实际考试中都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保证计算准确率的同时,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加深算理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需要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算理,即计算的原理和依据,是计算能力的核心要素。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算理,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解算理,例如通过实例、图示、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本质。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归纳等方式,自主发现算理,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教师需要加强算理与计算方法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运用算理,从而真正掌握计算方法。在加深算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算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算理知识关系,从而让学生既知道如何算,也了解为什么这样算。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计算思维体系,提高计算能力。
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原理和方法。然后,教师可以引入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需要先通分再加减的原理。最后,教师可以总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原则,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形成系统的计算思维,从而真正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二)引入趣味游戏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尤其是对各种类型的游戏能够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引入趣味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使其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旨在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因此,教师要全面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此为依据设计具体的口算题目,借助游戏活动的方式加以呈现,并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这样便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认真配合教师下达的各项指令,形成活跃的班级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口算训练中,为计算能力的提升助力。
例如,教师提前准备好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卡片若干张,随机分发给班级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出示相应的口算题目,如12×5,81÷9,45+76等,并说出一种颜色,拿到相应颜色卡片的学生需要快速说出正确答案,其他学生负责监督,用时最短且答案正确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卡片。以此类推,直至游戏结束,获得卡片数量最多的学生赢得比赛。在趣味游戏中,全体学生的口算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创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营造真实的计算场景,将原本复杂的题目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充分提升笔算能力。具体来说,教师要先明确本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出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情景重现”,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打造一个小型超市,提前准备好各种零食,并带有准确的价格标签,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信息自行设计问题并进行解答,将整个计算过程详细地写出来,与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成果,同时分析对方的答案是否正确,在交流与讨论中提升笔算能力。最后,教师整合班级学生的问题和算式,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重点讲解运算中带有多种符号和括号的情况,使学生掌握更多运算技能,实现计算能力的提升。
以“运算律”的教学为例,教师提前准备好需要用到的道具和价格标签,如6罐可乐12元、薯片每包13元、矿泉水每瓶2元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购,并计算需要支付的金额。很快便有学生提出,想要购买1罐可乐和2包薯片,在练习本中列出算式:12÷6=2,13×2=26,26+2=28元。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以综合算式的方式呈现:12÷6+13×2=28元。这样能够在真实的购物场景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进行笔算,加深对运算律的了解,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通过加深算理理解、引入趣味游戏、创设教学情境等,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多有效途径,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丹丹.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养成路径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3,(11):139-141.
[2]朱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J].智力,2023,(29):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