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梁少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梁少兵 ,. 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 计算数学学报,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76.
摘要: 在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资源和手段的限制,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有限,难以覆盖更广泛的知识点和实际应用场景。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融入中职数学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信息化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材料。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资源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轻松地引入更多的数学知识、例题、习题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有效减少书写板书所消耗的时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数学教学已逐渐打破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束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便捷与高效,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中职数学;信息化教学;实施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76
基金资助: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基础,科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活动的创新。信息化教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中职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亟需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本文探讨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能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学应用能力。

一、整合网络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网络教学资源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筛选、整合网络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题库、模拟软件等,将其融人课堂教学中,将数学教学与前沿信息技术深度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其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高效。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团队专门研发高质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确保其内容与中职教育目标紧密相关且具有实用性。例如,在教学“排列组合”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平台上的优质数学课程,选取与排列组合相关的章节供学生自学。同时,教师也可以查找或制作专门针对排列组合概念、公式和应用案例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理解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结合电子版教材、PPT课件和其他网络公开的教学资料,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并提供丰富的例题解析和习题集,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将抽象的数学理论与生动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

二、动态展示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静态的知识点转化为动态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深度思考,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通过动态展示,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相关知识时,重难点知识主要包括区分排列与组合、计数原理的应用以及排列组合的具体计算。针对这些重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制作动画,直观展示如何将n个元素进行排列或组合的过程,尤其对于有重复元素的情况,通过颜色、编号等方式动态呈现不同的排列组合情况。对复杂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步骤分解法讲解,每一步配合图表示意图等形式动态展示,如用树状图或流程图表示解题思路,使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每个步骤产生的结果。教师也可以录制或寻找关于排列组合的高质量微课视频辅助,通过动态图形、实例模拟等方式深人浅出地解析理论概念和解题技巧。通过以上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掌握排列组合的知识点,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学习模式

信息化教学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全面地剖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精准识别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网络教育平台汇聚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实现资源的共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广泛和便捷的学习空间和机会。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育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或者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鼓励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问,通过网络互动白板等形式共享解题思路,提高课堂参与度。例如,在学习“数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制作或整合有关数列概念、通项公式、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及其应用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初步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性强的预习任务和自测题目,如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在观看完微课后完成,并通过平台提交答案。教师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实时监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答疑解惑和深度研讨,完成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或探究性任务。此外,教师针对学生在预习和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对于共性问题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独特问题则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解答。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课前自学——课堂深化——课后拓展”的多元学习模式,提升了学生对数列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锻炼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强化数学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较于普通高中数学教育,中职数学教育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教师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模拟实验.项目实践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人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数列”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融合信息化手段,使学生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理解。教师可以引人虛拟实验室软件,如GeoGebra,鼓励学生亲手绘制数列图象,直观地观察其几何性质,并挑战数列极限、递推公式求解等复杂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采取案例与项目驱动的学习模式,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列情境,如存款利息的计算、人口增长.的模型预测以及工程进度的规划等。在这些实际情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列知识,结合电子表格( Excel)等工具进行模拟计算和数据分析。此外,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写简易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数列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输出,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增强其对数列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这些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学生对数列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总之,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中职数学教学策略,促进中职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升信息化能力以及引导.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等问题,为中职数学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戴建伟.信息化视域下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21(34):76-78.

[2]赵婵娟.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2020,(18):35-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