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路径
黄荣通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荣通 ,. 指向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小学体育课后服务路径[J]. 体育学报,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493.
摘要: “双减”是国家一项重大的教学改革措施,它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业和精神压力,又能推动他们的身心发展。当前,一些父母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准时到达学校,为此,我国立即实施了“课后服务”,开设“课后服务”可以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选择课程时感受到快乐。在学校开展体育课后服务,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地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体育;课后服务;体质健康
DOI:10.12721/ccn.2025.157493
基金资助: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入,必须从教育和教学的现实出发,把学生的具体状况纳入自己的家庭之中。于是,课后服务便产生了,它既是新时期的一种发展潮流,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一措施,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接送和家庭作业等问题。要想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可以以小学体育为突破口,利用它在增强体质方面的优势,促进“双减”的顺利实施。

 一、我国小学体育课后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师资力量薄弱

从目前国内的小学体育后的服务来看,大部分都是学校的体育教师来完成的,而在国内,文化教师和体育教师的比例已经不平衡了,这肯定会对体育后的服务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一些因素,导致了教师队伍的弱势:(1)由于门槛比较高,但是高水平退役运动员的学历普遍不高,很难达到入职时的学历和考编等条件,这使得这些人在面对小学老师这个职位时就会退缩。(2)受“重文轻体”观念的制约,体育评价中存在着“重文”倾向;(二)体育的安全性有更多的担忧

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运动中也会出现一些安全危险因素,特别是一些比较受小学生喜爱的足球和篮球项目,难免会出现推搡、拉、挤等现象,从而造成一些同学的伤害。在学校中,如果出现了一些意外事件,不仅会对学生造成人身损害,而且还会引起社会上的负面影响,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一个冲突点。

 二、基于“双减”背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课后服务教学措施

(一)强化安全意识,构建健康模式

从课后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的角度来看,保障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在体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可以有效地防止体育锻炼中出现的伤害事故,从而建立起一种安全的课后体育服务模式。当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后,他们的训练就会变得更规范,同时也可以确保上课的秩序。此外,经过高强度的培训之后,同学们可以积极地参与到今后的体育运动中去,并且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就是通过模拟老师来观察周围的运动环境的安全,如果发现有不安全的地方,就可以向老师汇报。若出现问题超出自己的处理能力,教师亦可自行处理,以确保课堂的安全。比如,在课后体育活动中,若有同学在活动场地内看到有小而锋利的障碍,通常都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比如把这些障碍拾起来并放到垃圾箱里。

在运动训练中,要用到各类运动软式运动器械,它们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尽管这类设备具有很好的封装能力,但在操作中容易损坏,因此必须对设备进行常规的安全检测,以确保其在运行中的安全。因此,在体育教学结束后,应该让同学们对器械进行多次的检测,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就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器械进行替换。 

(二)加强合作,铸就团队精神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将体育活动与整体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要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深入地了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以达到强身健体,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建立起合作观念要经过一个逐步的进程,这个进程可以将多种合作技术与课外服务相结合,使他们既能够熟练地学习到动作技术,又能够拥有合作的能力,最终达到对合作精神的训练。

例如,在接力跑之后的活动中,团队合作是获得优秀成果的必要先决条件。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注意接棒的每个环节,尽量减少接棒的时间,建立在相互信赖的感情上进行体育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在同学们的心中建立起一种深厚的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会得到很好的训练,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团结合作的好习惯,从而更加地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这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有些同学的个性比较内敛,不愿意参加体育,所以老师要多花点心思和感情,用语言、神情、动作等多种方法来激发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的意愿,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团体合作的乐趣,充实他们的心灵。通过加强团结和合作的意识,让同学们的友谊变得更加牢固,可以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冲突和冲突变得越来越少,让同学们培养出一种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让班级的凝聚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加强课程设置,使学生的身体锻炼更加充实

在实践中,每一门课程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却可以互通共融,互相借鉴。例如,在进行体育课后的服务活动中,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融合音乐因素,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动态和韵律,快速提高学生对运动技巧的理解,让他们能够熟练地把握运动的要点。语言课程也可以和体育运动互相融合,比如诵读歌颂运动的经典佳作,或者是弘扬体育精神的美丽诗歌,可以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让他们在自己的人文素养中体会到体育的特殊吸引力,进而更加专心地投身于体育训练之中,达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目的,这符合“双减”的要求,也符合了国家倡导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理念。在课外服务中,体育兴趣团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老师可以以这种方法为出发点,建立健全的课程集成体系,加强体育在课外服务中的教学作用,加强课程的丰富度。

就拿体操练习来说,如果只是简单地做一个运动,会让学生觉得很无聊,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在练习中加入柔和的、舒服的或是热情奔放的音乐,让学生们跟着音乐的旋律来进行自己的身体韵律,再加上音乐的节奏,学生们就可以完美地完成自己的动作,远远看去,就能看到一副优美的人体韵律。也可以在课外服务中进行一些小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一些数学统计的知识,让他们按照竞赛的成绩来进行排名和赛况的统计,真正做到快、精、准,既提高了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强化。 

结语:

总之,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随着“双减”的实施,课后体育活动为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开辟了一条新的教学道路,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又可以让他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在体育教学中,要把“以生为本”的根本理念贯彻到体育教学中去,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体育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优势,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特色创建设想与实施路径探究[J].青少年体育,2022(06):90-91.

[2]王健.基于课后延时服务的小学体育传统文化活动开展[J].文理导航(上旬),2022(06):88-90.

[3]黄小强.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实践[J].新体育,2022(08):65-67.

[4]樊姝皎.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融入小学课后服务的实践路径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2022:362-363.

[5]潘紫悦.“双减”政策背景下南京城区小学体育课后服务的现实状况研究[J].体育视野,2022(05):131-13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