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也被称之为审美教育,是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对于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高职院校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正常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对教育方式优化,确保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美育教育对高职院校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中考和高考中,职业院校的录取进度基本上是排名靠后的,所以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等相对不高。而且职业院校的教育对象也不是以文化知识水平来评定的,而是他们在某些非应试科目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长[1]。对此,职业院校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中美育教育便是以拓展、培养学生人文性以及形象感染力为基础的一种教育,若是职业院校能高度重视美育教育,教师能够正确实施美育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大有裨益。
(二)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发展。
美育教育有着怡情悦性的优势,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情感,还能点燃人们的热情,升华人格的同时净化情感。根据相关实践可以看出,高雅的艺术作品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结合高雅艺术品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时常注意自身的仪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另外,美育也能益智,可以有效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综合发展。
二、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创新
(一)构建大美育教育模式。
首先需要将美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具体 操作如下:
一是建立完善的高职美育课程教育体系,其中包含艺术、美育理论、实践教育以及美学理论。教师、学校需要丰富美育教育、艺术审美等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的创新性和审美,从而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板块和课程实践来创新大美育教学模式。同时,高职院校在应用该模式时也需要有所侧重,可以将美育综合课程与学生的专业课程相结合,比如护理专业,便可将形体与礼仪课程相结合。通过这些综合美育课程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循序渐进地优化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另外,学校还可以制定学分制、合理结合“第二课程”成绩单等途径,通过压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应用该方式需要美育有一定的基础后,才能与综合美育课程的性质等相结合,以此来制定与之相关的评分体系,让学生能够将美育实践与美育理论进行较好的结合,从而实现校外课堂的优势和作用,进而构建较为完整的评价体系,让美育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是强化高职美育课程的时代感。在高职美育教学中,其主要内容便是以学生主动践行的动力为标准。对此,高职院校需要将美育课程的内容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比如经典的艺术文化、大众文化等,这样既能相互影响,又能相互促进。同时,还可以将现代化技术也运用到美育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出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氛围。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力度。校园文化有校园精神文化以及校园物质文化两种,校园精神文化指的是校园中制定的制度以及校风、校纪的构建,主要通过精神感化、精神熏陶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校园中的精神风气。后者便是学校中的一些建筑以及整体布局,以视觉感受来体会校园建设的人文气息和建筑环境。
四是组织多样化的校园审美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文化艺术节、社会志愿者活动等,以参观、鉴赏的形式感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校内外友好互动的审美教育模式。但需要注意的便是,学生的劳动时间以及强度需要有效地掌控,要循序渐进,不可过度,避免造成反向结果。
(二)创新美育教育机制,确保教学质量。
想要提高美育教育的质量,便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一是创建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机构。可以由学校领导担任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来规划、协调、决策美育教学。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美育教学的教学机构,比如艺术教育、美育中心,这些部门由教师等担任。通过明确的分工和相互的合作,定能促进美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创新高职院校美育教师的培训体系。加强美育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心灵美和外在美,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其中心灵美指的是教师需要提升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试问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存在问题,又怎么能够培养出高尚的学生呢?又如学生在课堂中提出了问题,教师回答得吞吞吐吐,又怎么能服众呢?所以,学校必须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美育论坛等,以此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而外在美指的是教师一言一行、仪表等外在的形象,可以通过学校之间的交流等方式来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仪表仪态美能够在无形中改变学生。
三是创新高职院校美育科研的机制。学校的领导需要坚持以“科研是教学支撑”的教学理念来优化科研机制,通过制度、管理、鼓励以及引导让教师能够较好地完成美育教学的研究,并在总结、归纳中将审 美精神与学科精神融合在一起,从而将美育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当中,将研究的结果融入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美育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加强人文精神文化。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这也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极其珍贵的文学作品,其中唐诗宋词、小说歌赋等更是包罗万象。在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中,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感悟和艺术才华,营造出独具风格的审美品格,这也是将作者所追求的审美和个人气质展现给人们,从而才能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意义。
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黄河滚滚来” 这首诗不仅将作者的忧思之情表达出来,更让观众们感受到黄河之水的磅礴气势;又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作者的不羁以及豪迈的性格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以桃花一处开”则是将春天的美好描绘出来,也将作者对未来的追求表达出来。通过这些优秀的文学著作,既能起到感染和教育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路径的创新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实际效果。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发挥出美育教育的作用,将学生培养成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常文娟.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路径的探索与创新思考[J].商业故事,2018(13):183.
[2]骆斯琴.岭南文化传承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8):129-
[3]杨柳.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美与时代:美学(下),2019(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