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维品质的培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他们的思维品质,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计算教学方式往往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品质提升。因此,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探索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思路
(一)强化基础计算技能
基础计算技能是构建数学思维品质的基石。教师需要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法则和技巧,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转换和运算。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巩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计算习惯,为后续的计算思维培育夯实基础。
(二)培育计算思维的灵活性
在掌握基本计算技能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灵活性至关重要。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运用逻辑推理、逆向思维或创新思维才能解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注重计算过程的思维训练
计算过程不仅仅是得出结果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计算过程,理清思路,明确计算步骤,培育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培育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优化策略
(一)游戏互动,活跃运算思维
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抱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融入游戏元素,鼓励学生交流互动,充分活跃学生的运算思维。以“小数乘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与小数乘法相关的题目,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轮流从题目中抽取一道题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正确完成计算的学生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得分,而计算错误或超时未完成的学生则不得分。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角色或道具,让学生扮演或使用。例如,可以设定一个“小数乘法精灵”的角色,该角色会随机出现在游戏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或给予一些提示。学生需要通过与“小数乘法精灵”的互动,完成相应的计算任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小数乘法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环节。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接力计算”的游戏,每个小组的学生需要依次完成一系列小数乘法的计算任务,并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剖析法则,掌握运算技巧
以思维品质培育作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为例,首先,夯实学生的运算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在正式进入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之前,教师应确保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简单的分数运算有清晰的认识和扎实的掌握。这包括理解分数与整数的关系、掌握分数的约分与通分等基本操作。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巩固,帮助学生建立起稳固的运算基础,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深入剖析法则和技巧是培育学生计算思维的关键。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观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通过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简便的运算技巧,如利用分数的性质进行约分或化简,以提升计算效率。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运算能力,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目。这些题目应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培育他们的思维发散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注重思维训练也是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一环。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以及检查计算结果等过程,帮助他们形成清晰的计算思路,培育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错题反思,培育运算习惯
在计算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遭遇各种错误部分学生往往对错误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轻易放过,未能深入反思。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显然是不利于学习的,因为它很可能导致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再次犯错。为了纠正这一现象,教师应当积极组织错题反思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并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笔记,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自己的错误,深入剖析错误原因,并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在笔记中,学生应详细记录错题的内容、错误的根源、正确的答案以及避免再次犯错的方法。通过定期回顾这些笔记,学生可以时刻提醒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避免重蹈覆辙。此外,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传阅错题笔记,互相学习、交流经验,从他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错题笔记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错误。针对这些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教师可以进行精题讲解或组织专项训练,帮助学生彻底掌握相关知识点,培育他们严谨、全面、细心的计算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通过游戏互动、剖析法则以及错题反思等策略的优化实施,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其计算能力,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学全.把握数学本质培育数学推理能力[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7).
[2]崔英梅,丁婷.从"先探后玩"到"玩中发现"—数学游戏的教学逻辑转向[J].基础教育课程.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