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下中职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
杨小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小琴,. “互联网+”教育下中职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J]. 中国教育学报,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摘要:
音乐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音乐教学贯穿于各个阶段的教学中,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一门课程。中职学生也不例外,音乐既是他们必修的一门课,又是培养学生情操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在中职音乐教学中,一直不太理想,不但方法单一,内容也非常有限。现在信息技术发展,音乐教学方式也有了改观,从过去的单一传授、引唱,到现在更多更灵活的传授、学唱、欣赏等,使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提升的保障。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职校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42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更加成熟,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新时期,为了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满足学生的需求,也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职音乐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欲望,进而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

一、“互联网+”教育下中职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必要性

(一)丰富传统的知识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并融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服务,加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适应时代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灵活利用信息网络获取知识,促使人们在咫尺间可以获取想要的知识内容。对中职教师来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为自身提供了便捷的优势,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搜索多样化素材,针对学生的需求开展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学习面,丰富知识层面与内容,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2]。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激发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实现全面发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自身对音乐的认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例如,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课堂,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形成高涨的学习氛围,直观感受知识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3]。

二、“互联网+”教育下中职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策略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音乐教学直观形象化

现代信息技术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主要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职音乐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只是凭借语言进行讲解,学生很难将知识全部吸收,也给其理解加大了难度。因此,必须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运用图片、动画等功能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进而降低理解难度,使学生一目了然,对相关音乐知识更深入地了解,这样不仅会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升其演唱效果[2]。

例如,在讲授有关“辨别音色”相关知识时,由于该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加之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很难深入地理解音色知识。而且只凭借教师的演唱,也不能将众多音色表现出来,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感受不到音乐的多重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不但给音乐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创新了教学模式。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讲解各个音区音色的划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理解音色,掌握音色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让学生了解混合声分有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四声部等知识,如此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而且为其以后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结合网络教学,诱导学生自主探究

其实在信息技术时代,借助互联网,学习任何课程都是非常有趣、有效的。尤其是对于音乐学习来说,要能从欣赏、模拟、表演、作词、作曲等方面进行全面学习,只要学生喜欢、愿学,网络上有很多自主学习的渠道和平台。我们知道,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培养的重点。所以,笔者以为,职校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完全可以结合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这个理念,借势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可以诱导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运用网络的技术和空间,让学生探究,自主进行学习音乐。

(三)明确音乐教学本体,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中职学校应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本体缺失情况,以学生为主体,合理开展教学,明确音乐教学的综合价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与观念,立足音乐根本,加快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融合,促使学生全方面发展。教学要因班制宜,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应选择不同教学方式、方法;中职音乐教学最好能结合专业来设计教学,一定程度上服务于专业培养,或能达到更为理想的育人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将曲谱进行动态化展示,促使学生灵活地感受曲谱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本质的了解,掌握音乐律动变化,提升自身的音乐水平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进行信息技术与音乐融合研究,改变传统的音乐形式,如进行动态分解,并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引导学生自行进行编曲,利用信息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律动变化,明确音符的变化对风格的影响,实现音乐上的创新发展。

结论:总之,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职校教育教学,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中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他们面对竞争、挫折的能力。而音乐作为陶冶人、让人身心愉悦的一门课程,我觉得学生只要真正懂了它、喜欢它,它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气质和素养,而且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好伙伴,是学生心理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能量元素,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萍.中专音乐课堂问题情景教学模式的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6):287-288.

[2]徐梦.信息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