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学者提出:“创新能力虽然具备传统性的思维特征,但同样,也具备较为独特的思维规范。同其他思维模式比较,创新能力更具新颖性、灵活性以及艺术性。”由此可见,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以美术等具备艺术气息的科目为主,找寻培养创新能力的新方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未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明确目标
目前众多小学校园并没有对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度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向小学生简单地讲解一些基础美术知识,随后便是按照教材或大纲对小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指导,结果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有所忽略。
(二)教学方法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讲解、布置图画让小学生在课堂中复制是我国小学美术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让小学生对美术知识自主理解,也无法在脑海中转变为自己想象的模样。如此,虽然能够确保小学生学到一些美术知识、绘画技巧,但是并未带给小学生过多锻炼创新能力的机会,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了制约。
(三)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当前在开展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并未有效设计一些课堂互动、教学情境,这同样也间接影响到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属于一些较为基础的问题,只是对小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程度进行反映,无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便会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小学生有时创作的一些绘画作品没有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与鼓励,同样也会影响到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采取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活动
对于美术教学活动而言,存在多样性、丰富性等特征,教师要将教育活动要求、教育活动内容作为依据,从而灵活选择教育活动方法,促使小学生能够在美术活动的变化多端中有所收获。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美术教育活动形式,以求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第一,小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种自由创作形式便是“添画”,可以将以往教师画、小学生模仿的单一教育活动方式做出转变,为小学生提供更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第二,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非常喜欢做游戏,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能够为小学生绘画兴趣、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帮助。第三,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喜欢去观察,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画作,让小学生欣赏,从而让小学生对绘画的技巧、色彩的搭配有深入的了解。随后,教师引导其根据画作的特点自主创作,从而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
(二)给予小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
小学生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产生,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不可在教学中为小学生设立过多的条例,避免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造成束缚。美术教育活动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启发、引导、支持、鼓励学生创造个性的作品是教师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教师已经习惯让小学生临摹作画,此种过于传统的活动模式,将会导致学生习惯性地对一切事物进行模仿,而不再具备创新的意识,也就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小学生大胆想象,大胆作画。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体现在其创作实践中,不管是绘画作品或者手工艺术品,均属于美术范畴,均需要学生动手进行制作。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不得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沟通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与小组成员合作创作美术作品,在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其与团队合作的意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保证学生的安全,因为美术实践中通常需要用到大量工具,如剪刀、裁纸刀等,教师要在旁边进行督导,必要时亲自示范,防止学生受伤。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必须不断强化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师生之间加强互动,能够确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完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美术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活跃度。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在欣赏图片、视频的过程中,可以活跃大脑并调动想象力,想象教师展现的画作可以如何创新,实现创新能力养成的目标。例如,教师在开展“色彩的对比”的教学活动期间,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小学生展示橙子、苹果、牡丹花、草地等图片,促使小学生能够对颜色有一定的了解。随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行创作,选取身边简单易得的物品,观察这些物品的颜色,并且确保色彩之间的协调性。如红色、蓝色相协调的铅笔,橙色红色、相协调的书包,绿色、蓝色相协调的雨伞等。通过创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达成活跃美术教育活动的目的。
(五)营造愉快的心理氛围
小学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若周围环境融洽美好,则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更加放松和快乐,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更为活跃、开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若学生周围环境非常压抑、沉闷,将令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十分紧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学生营造愉快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全面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可以有效丰富其校内、校外生活。而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期间,必须将小学生好奇心强、探索欲强、创造性强等年龄特征作为依据,通过转变教育方式与教育理念,活跃美术教育活动的氛围,实现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霞.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教育,2020(07).
[2]梁莹.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