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音乐鉴赏课《走进探戈》,是笔者参加广东省2018-2020年度中小幼专项科研课题—“四元综合”音乐教育体系之审美教学法研究实施以来,在广州市东环中学初三年级进行的一节真实的课例。初三学生的理性思维较强,对音乐学习普遍兴趣较高。课前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参与音乐鉴赏及表演学习活动,成为了学习的主导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不但学习了关于探戈音乐的知识,而且获得愉悦的音乐美学体验。而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有效实现了教学意图,在营造和谐教学气氛的同时,注重个体思维培养,关注音乐实践活动,增强了教学创新意识,通过挖掘特定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与舞蹈结合之美,同时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二、情景描述
音乐教育家朱则平先生提出的“四元综合”音乐教育体系中,就明确提出了世界是多元的,在音乐欣赏和音乐表现的过程中要注意进行多元文化的比较,达到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风格、流派音乐之美的理解。该学期的音乐研讨课,笔者决定选择探戈这种音乐体裁进行教学研究,不仅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探戈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更能使学生打开音乐的殿堂之门,走进世界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感受绚烂多姿的世界艺术精华,拓宽眼界。
(一)课前准备
东环中学是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约二十多人。全班同学被分成四个小组,采用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的模式,把学习任务分派给各个小组,由组长组织组员共同参与学习研究。
(二)小组探究
课前两周,召开小组负责人会议,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达成了共识,把教学内容分为探戈的起源、探戈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探戈的主要演奏乐器、探戈的舞步特点四个专题,分别由四个小组进行研究学习,确定了任务之后,各小组组员在组长带领下,开始热火朝天地找资料、做演示文稿,准备学习成果展示等。这种开放、互动的氛围不仅有利于音乐情感的表达和交流,更有利于迸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创新意识。
(三)小组汇报
课堂上,四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成员,汇报各自学习成果。第一小组的同学负责研究探戈的起源,他们利用互联网搜索了大量的资料,一些同学负责整理文案,一些同学负责制作演示文稿,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则负责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研究成果演讲。孩子们的自我学习潜能被挖掘出来了,自我展示的自信建立起来,同时沉浸在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中。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和所有听课嘉宾介绍探戈音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代表人物——有“探戈之父”美称的阿根廷作曲家皮亚佐拉和著名的探戈歌王卡洛斯加德尔。同学们下载了精彩的视频和图片制作成演示文稿,其中一位同学还找到了卡洛斯加德尔的成名作《一步之遥》的钢琴曲谱,打算现场演奏该曲,虽然还达不到熟练弹奏的程度,但主动参与的热情被充分调动。最终由教师演奏,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在公开课上展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利于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从孩子们充满喜悦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段享誉世界的音乐是非常着迷的,同时对老师完整流畅的演奏,感到羡慕和佩服。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师的认同感,是音乐教学收获成功的重要条件。
第三小组同学负责介绍探戈的主要演奏乐器。该组学生有好几个具有器乐演奏特长,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都了解到像钢琴、手风琴、长笛、小提琴等乐器都是演奏探戈的常用乐器,于是又有同学突发奇想,组成小乐队演奏探戈音乐作为成果展示。经过讨论和各种尝试,最后,该组同学组成了一个由长笛、钢琴、手风琴组成的小型乐队。一名同学还通过网购的方式,购得一台探戈演奏的灵魂乐器——班多钮手风琴,课堂上大家看到了这种不同寻常的乐器,聆听了它独特的音色,大开了眼界。课堂上,组长介绍了探戈演奏的经典乐器后,小组成员现场演绎探戈舞曲,使在场的所有人沉醉在各种乐器编织而成的美妙乐音。
第四小组研究学习的内容是探戈的舞步特点,首先同学们下载了大量探戈舞蹈表演视频,结合文字资料,总结出探戈舞步的特点。他们还充分利用了该组组员的艺术特长来展示探戈舞蹈的美感,该组有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是从小学习拉丁舞蹈,曾在校外参加表演和比赛,但在校内进行展示表演的机会不多。借助此次的课堂教学,可以让两位学生一展所长。两位舞蹈特长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合作排练了一段探戈舞蹈,在课堂上展示,两位表演的同学,专业的舞姿、华丽的服装,瞬间把全场的目光紧紧地吸引住,同时也把整节课带到了高潮,这种听觉和视觉高度融合和关联的音乐手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同学们在欣赏探戈舞蹈的同时,被这种世界艺术的魅力深深地感染,身体也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晃动起来。
(四)教师教学
小组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结束后,还设计了两个由教师主导的教学环节,第一个是听辨探戈音乐,教师选取了几段风格完全不同的音乐,其中一段是探戈音乐,让同学们听辨。由于前面大量的探究学习,同学们很快准确地判断出探戈风格的音乐,至此教学目标圆满达成。最后,为了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度,全班同学离开座位,跟随教师学习了探戈的基本舞步,同学们还进行了男女配对,跳起了极具魅力的探戈,课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五)教学评价
这节课受到了全体听课嘉宾的高度好评,并为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培训班授此课,本课也获评为广州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市级优课。
三、分析与思考
“以审美和创造为音乐教育的主体,四元素(审美元素、创造元素、母语元素、器乐元素)综合运用,整合发展,同时体现音乐学科与姊妹学科的综合发展,重视艺术学科的整体性与关联性”。本课基于“四元综合”乐教体系的基本理念,开展了大胆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把发挥空间给予学生,使人的潜能得以开发。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通过对本案例的反思,总结了以下几点启示:
1、音乐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潜能和现实经历出发。
本课的成功,主要是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等时机。由于学习内容的容量非常大,需要全体学生投入参与,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器乐、舞蹈等专业特长,较为容易接受专题性的学习研究,不但给了学生创造和展示特长的机会,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姊妹艺术融入到课堂中,更增添了音乐学习的吸引力。
2、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勇于创新、善于挖掘、学会赏识,同时还必须成为课堂中的“导航灯”,为学生正确运用学习资源指明方向。本课全部教学内容除基本的音乐知识外,大部分内容来源于课内外书籍的参考、互联网相关内容的下载,可以说是一节音乐与现代多媒体手段融合的“音乐试验课”。教师营造开放、轻松、有序的教学环境,在给予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的同时,也不断给予可行的指导和建议,及时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又确保课堂井然有序,教学节奏清晰,环节紧凑,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3、营造优美的听觉和视觉环境。
课前教师作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中运用多种现代信息化设备,营造了优美的听觉和视觉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研究活动,主动投入到课堂环节的设计中,善于提出新颖有趣的学习方案。从各类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展示,到各种器乐现场合奏,再到精彩的舞蹈表演,整节课都给人以高度的听觉和视觉享受,教师和学生都以巨大的热情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课堂中,也深深地感染了听课的嘉宾。
四、结语
“四元综合”乐教体系指出,音乐本体的美要贯穿于歌唱、演奏等音乐实践环节,音乐审美与音乐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重视“人”的发展,深挖学生学习潜能,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调整师生关系,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在方法和形式的设计上,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孩子们紧紧抓住每一个音乐表现的环节,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同时达到了在传承本土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了解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艺术流派的目的,最终使个人的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四元综合音乐教育理念概述[J].音乐天地,2019,(0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