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的展开,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和对于艺术的感悟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培养自己沉稳专注的心性,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因此,提高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是值得音乐教师思考的问题,教师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致力于为学生创建一个更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会很快融入老师的课堂中去,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会对课程产生厌恶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好的老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要。
例如《七子之歌》的赏析过程中,以轻声的《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录音为背景音乐,教师板书或用字幕打出一段格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然后老师可以像学生的朋友一样向学生讲述这个诗人的身份和这首歌的背景,这首歌和诗人的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积极踊跃地提问,老师也要认真作答。告诉学生这句格言出自我国现代著名爱国诗人、学者、烈士闻一多先生,它镌刻在清华大学闻亭下的闻一多先生雕像后面的石壁上。正是闻一多先生对祖国深沉的爱,使他创作了《七子之歌》的爱国诗篇,在 1925 年 7 月 4 日发表在《现代评论》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注入爱国情感,引起共鸣。
二、重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创新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人的多个感官共同配合,则可深化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现阶段,伴随信息技术越来越快速的发展,学生接收信息的途径更多样化,获取的信息的复杂性也呈增强趋势。在此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运用多媒体平台,制定多样化、层次化的教学计划,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传统音乐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领唱、学生跟唱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且学习的歌曲往往局限于教材,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参与音乐课堂的主动性不强。同时,也正是因为上述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不能充分感受到音乐中的丰富情感。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爱好和兴趣,适当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根据这两方面的原因,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可以应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感知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强化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乐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白多媒体只是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对多媒体教学过分依赖。
三、带领学生领略中外优秀音乐文化
音乐的世界是广泛且富有深度的,世界上的音乐包括多种多样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教学课堂不应当只局限于学生课本上的音乐世界,教师应当多多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上狭小的音乐世界,积极的领略课本之外的其他中外优秀的音乐文化。通过让学生对这些优秀中外音乐文化的学习和鉴赏,学生可以领略更多样的音乐世界,接触更丰富的音乐文化,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自己的音乐内涵,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水平。初中阶段的学生的音乐课堂展开形式,除了依靠他们的音乐课本之外,还应当包括学习更多元化、更丰富的音乐文化。教师应当丰富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带领学生领略丰富的中外优秀音乐文化,向学生介绍更多优秀的经典音乐艺术作品。例如中国经典古典音乐作品《梁祝》和西方经典现代音乐作品《我心永恒》等,除了鉴赏这些音乐作品外,还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话剧作品,如《茶花女》、《雷雨》等,这些话剧中的背景音乐以及主题曲都是十分具有鉴赏性的经典作品,非常值得学生进行欣赏和学习。
四、加强音乐理论与生活的联系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为了培养学生的乐感,教师可以将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鉴赏更多优秀作品,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和音乐能力培养。在课外学习时,学生更加自由,能够以更加灵活的思维体会音乐的快乐和价值,更好地领略音乐的魅力。自然现象的高度凝练即是生活,自然中的方方面面,植物或是动物,动态或是静态,无不包含着艺术素材。将不同素材应用到学生音乐学习、创作之中,使学生借助不同的生活体验感悟艺术,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也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理解自然现象。因此对于初中音乐教学而言,同样需要突破课堂限制,将音乐知识融入到生活、自然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感悟生活,培养和强化学生乐感。
结语:
总之,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它可以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文君.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5, 1(014):67-67.
[2] 李娜. 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 文化产业, 2020(2):150-151.
[3] 姚玉平. 论初中音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 黄河之声, 2020(4):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