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
石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石珊,. 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J]. 当代音乐研究,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55.
摘要:
农村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文艺术感到陌生,抗拒。听不懂,唱不好,没兴趣,成了民族音乐教学的难题。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音乐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作品风格,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提高学习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升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通过“舞蹈教学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丰富多彩”“舞蹈教学要简单易学,注重民族特色动作的加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具有趣味性”“运用多媒体资源”等策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更加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关键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实践
DOI:10.12721/ccn.2021.157055
基金资助:

农村学校硬件条件较差,有些学校甚至连专门的音乐部室和钢琴等基本教具都没有。另受传统思想影响,学校和家长对音乐课不重视,认为音乐课是“副科”,学不学无所谓。学生对音乐课认知不够,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听歌,甚至写作业。尤其是传统的民族音乐,学生们更是感到晦涩难懂兴味索然。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该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呢?

一、 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音乐课堂的意义

民族音乐是指各民族流传于民间,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小学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但学生觉得民族音乐离他们太遥远了,加上农村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文艺术感到陌生,抗拒。听不懂,唱不好,没兴趣,成了民族音乐教学的难题。

本人曾有多年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经历,也非常重视学科综合。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听到音乐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音乐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作品风格,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提高学习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升民族音乐的鉴赏能力。

二、 将民族民间舞蹈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

根据各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内容分布,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深入的研究,归纳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舞蹈教学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如何因地制宜,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样的内容进行简化,创编出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简单易学的民族民间舞蹈,是音乐课融入民族民间舞蹈的关键。 我为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了蒙、藏、维吾尔、傣等共计14个民族民间的舞种.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低学段学生活泼好动但秩序感较差,如《彝家娃娃真幸福》主要以上肢舞蹈为主,下肢进行简单的节奏律动,以保证课堂秩序的井然。中高学段学生应尽可能的让他们多感受舞蹈的艺术美和丰富内涵,逐渐增加舞蹈的种类和难度,如热情奔放的维吾尔组舞蹈《雏鹰之歌》和古朴优美的侗族舞《迷人的火塘》,稳中带柔的朝鲜舞《苹果丰收》和俏皮泼辣的东北秧歌《茉莉花》。

2、舞蹈教学要简单易学,注重民族特色动作的加入

因为要面向全校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所以舞蹈动作的选择应以简单易学为主,学生学起来不费劲,兴致高涨。在舞蹈教学中还应加入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精彩好看的动作,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产生眼前一亮的效果。

【案例】三年级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这是一首富有蒙古族儿歌,欢快活泼,极具舞蹈性。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蒙古族舞蹈,在舞蹈编排上选用了几个简单又具代表性的蒙古族基本动作,如策马扬鞭、摇篮步、勒马手等。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舞蹈动作和音乐的巧妙结合,如“手拿着羊鞭多自豪”这一句,左手勒马手,右手扬鞭,“多自豪”时拍胸口和树大拇指。学生通过舞蹈动作的加入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并快速记住歌词,课堂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3、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具有趣味性

素质教学提倡“寓教于乐”,舞蹈的教学应该和学生的兴趣紧密结合,教师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1) 分角色表演

分角色表演就是围绕着音乐作品中出现的人和事,通过舞蹈的形式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案例】四年级下《我是少年阿凡提》

这是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格的儿歌,歌词中出现了各种人物和情节,如“阿凡提”“小毛驴”“阿妈”、“太阳对我微微笑”“鸟儿对我啼”等。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分成小组进行舞蹈表演。学生将自己置于角色的角度分析理解作品,即加深了对歌曲的认识,也深刻的体会了民族歌舞的艺术魅力。

(2) 游戏教学

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应经常开展有意识的游戏活动,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场景,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自主探索。通过游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案例】二年级下《喜鹊钻篱笆》

这是一首节奏欢快的彝族儿童游戏歌曲,歌曲本身就是以游戏的方式来表现的。本节课设定的彝族舞蹈非常简单,只有颤膝摆手和三步一踢两个动作。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学生手拉手做颤膝摆手的动作,唱到“求堵啦来求堵啦来嗡啊嗡啊”这一句时,由四名学生快速搭好两个“篱笆洞”,其余同学牵着手按节奏依次钻过洞,并在最后一个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回归原位。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教学效果良好。

(3) 运用舞蹈道具

很多民族民间舞蹈会运用到道具,如维吾尔族的手鼓,蒙古族的顶碗舞,东北秧歌的手绢和扇子等。舞蹈道具能营造舞蹈气氛、体现舞蹈风格、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加入了一些舞蹈道具。如三年级下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运用了维吾尔族盘子舞;六年级上册江苏《茉莉花》运用了汉族民间扇子舞技巧;东北《茉莉花》运用了秧歌扇和手绢。

4、 运用多媒体资源。

现在的媒体网络提供了非常宽广的学习平台。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欣赏一些舞蹈精品,如傣族舞蹈《雀之灵》、蒙古族舞蹈《挤奶舞》、藏族踢踏舞《雅鲁藏布江的浪花》、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等,在欣赏各少数民族舞蹈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我国优秀多彩的民族文化。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总体而言,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农村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更加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