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不同学科而言,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从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在基础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音乐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发掘生活素材,让音乐回归生活
音乐是生活的艺术,许多音乐作品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理解音乐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生活化的音乐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生活中的情感价值,同时也能够感知音乐中的喜怒哀乐。基于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本教学内容出发,围绕教学大纲深挖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日常授课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花蛤蟆》这一课时,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说唱歌曲《花蛤蟆》,并能根据歌词创作相应的动作,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动物”作为本节课程教学的主线,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联想池塘中蛤蟆的形态,并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做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通过这样的动作创新模仿不仅增加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参与学习体验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音乐中那种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美,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创新游戏教学法,增加音乐课程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更多的会倾向于趣味性的学习内容,这是由于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共同决定的。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多元化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将趣味性的教学元素和音乐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课程学习观念。
例如,在学习《乌鸦与狐狸》这一课的内容时,本章节学习的内容为综合表演课,即要求演唱歌曲,同时能表演歌曲的情景。在教学时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地参与表演实践活动。在教学任务的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简要地了解一下乌鸦和狐狸这个小故事,然后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改编情景剧,将学生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故事情节,然后进行表演活动,在教师音乐教学的基础上融合故事情景剧,从而激发各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体验,保障音乐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对乌鸦的得失有所感悟。
三、突出学生在音乐教学环境地位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的地位,让学生可以真正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一系列的音乐课堂问题,这对于后续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都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需要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其他文化课知识的时候具备发散性的学习思路。所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所有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出专属于自己的音乐知识思考天地。
比如,教师在讲授《红星歌》的时候就可以积极使用这种教学方式。此首歌曲歌颂了红色革命的伟大精神,并且将各位先烈的伟大精神进行了传承,是一首富有深远意义的歌曲。教师如果仅采用最为原始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无法让学生深度挖掘到歌曲背后深刻含义的。教师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音乐赏析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更加富有逻辑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歌曲创作背景、歌曲旋律特点、歌曲歌词赏析三个方面出发进行讨论。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会利用集体的力量认真研究歌曲暗藏的玄机,让学生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思想的洗礼,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也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认真过好每一天。
四、重视音乐欣赏,提升学生文化的理解素养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能力也是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在音乐课程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一首乐曲就可以表现一种风土民情和人文底蕴。例如,在学习《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在正式的音乐课程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就可以在导学环节带领学生一起探究音乐背后的故事,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这首乐曲的作者勃拉姆斯是一位德国人,但是为什么创作了一部匈牙利舞曲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背后的故事?勃拉姆斯出生在德国一个列夫的家庭里,当他在维也纳的时候,对当地的吉普赛音乐特别感兴趣,吉普赛是一个有着悠久流浪史的民族,由于受到迫害他们从这个国家到那个国家,最后在匈牙利找到了避难所。吉普赛音乐热情、浪漫,特别得好听,渐渐地就被融为了匈牙利的民族民间音乐。勃拉姆斯根据吉普赛音乐谱写了这首匈牙利舞曲。”通过这样课堂导学的形式,为学生拓展乐曲背后的文化故事,帮助学生奠定学习的文化基础,为学生提升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在学习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观看音乐演唱会的活动,真实地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十分重要。音乐教师要积极寻求多种教学手段,使音乐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海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天津教育,2020(3):128-129.
[2]黄凤珍.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