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胡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胡利,. 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 当代音乐研究,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3.
摘要:
我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道德、继承和发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传统音乐,其意义已逐渐被忽视。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阐述了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仅提出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7103
基金资助:

传统音乐具有浓厚的传统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占很大比重,但传统音乐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大问题。 音乐教师对传统音乐知之甚少,也不了解传统音乐在中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让传统的音乐精神更好地传递给中小学生,这将导致学生传统音乐意识的流失,对爱国主义文化和物质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传统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陶冶情操和丰富音乐教育

音乐课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在学生的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陶醉于传统音乐中,既能将学生与传统音乐融为一体,又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传统音乐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教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教育。学生可以享受传统音乐,体验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传统音乐不仅显示出丰富的文化特色,而且具有个人的音乐品质。 传统音乐不仅丰富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更可以成为学生感受的独特传统魅力。

(二)增加学生爱国情怀和传统意识

传统音乐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我在享受传统音乐的同时,也对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拥有和发展没有强烈的热爱,也没有意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和文化意义。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的拥有和发展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背景对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各族人民建立了传统音乐。 它是具有传统花艺文化和传统精神特征的音乐。 假设音乐继续不同和进化,我们必须继续传统音乐,面对世界,不知不觉或不知不觉地传播它。 教师要传授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向学生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知识。延续传统音乐知识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体,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传统作曲和群体凝聚力。

二、传统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1.理念上的不足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不断深入,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认识,我们应该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入手进行有效的研究。但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某些形式的音乐艺术和作品已经被遗忘和严重丢失,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并没有与全球主流文化一起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应以保护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己任,做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拥有,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教育领域,一些学校注重世界多元文化,尤其是在音乐实践方面。 国外音乐形式逐渐成为学校音乐活动和校本课程的主体,但在中国长期发展中形成的音乐形式并没有普及。这也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2.审美性不足

在教育领域,教师更注重人文教育,忽视了美育的重要性。 从传统音乐的角度来看,教师也注重人文教育,影响了美育的传承和发展,虽然中国有着深厚的音乐文化,但音乐已经成为书面知识而不是听觉艺术。例如,关于古琴的艺术,目前中国学生对古琴有清楚的认识,也能提到类似的典故,但对古琴的音乐知识掌握得并不好。 而在现在的古装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古琴的身影,但其背景音乐大部分是古筝,这也影响了古筝艺术的发展。因此,尽管考虑到音乐学科,文化知识的创造固然重要,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传统音乐的发展。

三、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增进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

(一)提高对传统音乐的重视

发展和传承传统音乐,必须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加强公众传承意识,在小学教学中弘扬传统音乐,逐步发展、让学生对传统音乐产生兴趣,感受传统音乐的文化氛围。传统音乐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传统音乐技能,增加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理解。

(二)应当提高教师对传统音乐教学的专业能力

现阶段,在中国教授音乐教师时,技术仍然容易受到艺术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 在此类课程中,以和声、音乐形式、复调和管弦乐为基础的西方音乐理论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在传统音乐教学中相对薄弱。因此,一方面,在教学和选择教师时,要继续传授传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在招收中小学音乐教师时,也要招收接触过传统音乐的人才。

(三)应当提高中小学音乐课本中传统音乐的占比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必要保证和有效教学,是教师实践教学的最重要内容。 一方面,为了获得传统音乐的所有权和发展,音乐教材要更好地捕捉传统音乐,让中国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传统音乐进行交流、互动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对传统音乐的理解。根据中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创造更多具有传统音乐风格的音乐活动,让这些活动融入音乐课堂,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四)重视对传统音乐的审美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音乐应该是任何乐队的核心,实践教学不应以介绍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知识为主,而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最重要的内容。只有当我们的年轻人在传统音乐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慢慢增加时,我们的传统音乐才能慢慢地为人们吸食新鲜血液,不断传承和形成。

(五)合理利用流行音乐素材,提高学生兴趣爱好

流行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传播广泛,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兴趣。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流行音乐中涌现出许多具有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比如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作为京剧的流行音乐,可能比原版京剧咏叹调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可用于引导或拓展传统戏曲艺术课,提高音乐课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但是,在教授音乐的同时,也要注意文化层面的正确影响,让学生了解京剧反串发生的历史文化原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非常简单,以歌舞为主,阻碍了民族音乐的归属和发展。同时在传统戏曲、民族乐器与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中,开设了多门音乐教育实践课程。因此,小学生对各种民族乐器没有足够的了解,甚至没有演奏过“戏曲、舞蹈等”课程,从而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能够很好地配合,拓展学生的节奏感和节奏感。积极投放校园音乐系作品,如全国歌唱比赛、古筝示范公司桩比赛等,使学生能够参加各种民族音乐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教师还可以注重教授学生民族音乐知识和音乐风格,逐步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接受。

许多传统音乐的良好实践和理论是当代音乐的源泉,也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同时,对中小学生传统音乐教育的研究,提高青少年对传统音乐的审美理解,对传统音乐的拥有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真正接受和热爱中国传统音乐,在生活中捍卫对传统音乐的聆听、欣赏和实践,才能确保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拥有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顺爱,尹爱青. 韩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评析——以传承传统音乐为中心[J]. 外国教育研究,2009,36(11):45-49.

[2]李丹.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关于传统诗词音乐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 黄河之声,2013(15):59-60.

[3]苗燕.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现状分析与反思[J]. 北方音乐,2019,39(21):104+225.

[4]姚林辉.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以传统音乐教学为例[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6(Z6):92-9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