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创新途径研究——以公众号为例
孔腾腾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孔腾腾,. 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创新途径研究——以公众号为例 [J]. 当代音乐研究,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3.
摘要:
新媒体的出现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便利,尤其是像公众号提供的网络课堂等教育新模式,带动了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本文以公众号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创新途径进行研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音乐传播的便捷性、共享性、互利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对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创新途径,加强教学模式与观念创新,实现教学角色与主体的转变,对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创新进行展开,展示了新媒体的出现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新媒体;音乐教育;创新途;公众号
DOI:10.12721/ccn.2021.157113
基金资助:

在新媒体背景下,为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普及音乐文化,提高大众音乐素养产生了非常有利的影响。本文以公众号为例,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结合,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音乐传播的特点

(一)便捷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选择发展,通过公众号这一新平台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音乐作品进行及时的传播,实现了音乐传播的零距离,学生可以通过零碎的平台就可以非常便捷的学习音乐课程,加速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二)共享性

公众号这一新媒体形式出现,可以让学生能够通过公众号平台创作自己的音乐,在开放共享的特点下,丰富了音乐的风格,也激发了人们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在共享的环境下,公众号能够让学生个人成为了音乐传播的的主导者,可以让人们有选择性自己喜爱的音乐内容,加速了音乐学习的大众化和平民化,而且利用公众号的搜索功能,可以搜索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加快了音乐资源的整合。

(三)互动性

新媒体的出现能够让音乐改变了音乐传播方式。应用公众号这一新媒体平台,能够让原来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者,实现了音乐传播者与技术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而且学生能把自己创作的音乐作品传播到公众号平台之中,让更多人接触到信息,形成了互动交流的信息流,实现了音乐的互动性传播。

(四)虚拟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音乐的传播与交流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现,相对于面对面交流来说,缺乏一定的真实性。而且音乐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隔着屏幕,在真实性下都无从考证下进行沟通交流。新媒体网络当中的一些文本的链接、音频的图片等都有一系列的数字进行组成,在大数据的情况下加速了音乐信息传播的虚拟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创新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全球资源的不断融合,新媒体成为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地和对话的场地,促进了音乐教育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相的契合。在新媒体时代下,音乐教育不再是传统性的教学模式,正在被一个更加广大虚拟无限空间和时间所补充,对传统音乐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以公众号平台为例,音乐教育引入公众号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加速了学术之间的互动,而且在教学地点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在新时代音乐教育的良好开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媒体的更新换代,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音乐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和观念,在教学主体上进行转变,在教学手段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升级。

(一)教学模式与观念的创新

新媒体平台对音乐教学产生的影响,在课堂转型方面应该加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新。因为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是静态的,对音乐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都非常大,而且对教师的主导性和硬件设施要求非常高。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入公众号平台,音乐教学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利了大家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进行动态式的课堂教学。

尤其是在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音乐课堂变成了资源交换的信息空间场地,实现了大量的知识传递和知识链链接,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的灵活。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音乐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唱歌聆听,而且对音乐的融合、音乐的背景和多民族音乐故事都都能够进行学习。所以学校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音乐的教学教学模式,把现行教学转变为多维度教学,更好地推进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教学角色与主体的转变。

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引入公众号平台的新媒体教学,促使了教师在课堂之中不再单纯地进行教学,同时也存在学习多重身份进行演变,实现了音乐教学的进步,也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性的新发展。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音乐教师的角色和主体都需要做出转型。教师要进一步把教学的角色转变为了音乐信息的传播者和音乐学术的研究者,更加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在音乐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全面、更加专业的发展。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的创新

新媒体的发展为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最典型的形式就是开展线上教学。但是在现实环境下,线上教学也存在多种弊端。所以音乐教学的最合理的方式是实现线上线下配合的教学新模式,既对传统的教学课堂进行了打破,又需要严格的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进行开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课堂预习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更加的注重。在教学的时间上和方式更加灵活,效率会更高,而且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丰富扩展。

比如充分的利用公众号平台,每周对学生在线下开一次钢琴课程,而且在线上进行视频授课,通过在现场的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线上的表现进行调整,对一些错音、节奏或者速度方面等进行指正,可以避免学生在线下自我练琴的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也可以提升学习的进度。

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的手段和教学模式需要作出新的转型。在传统的线下教学,有计划的线上线下搭配教学形式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的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简单,效率更高。

新媒体平台的进步虽然推动了音乐教育在模式上的不断转变,当要进行实事求是肯定新媒体在教学中产生积极作用方面,也要高度重视所产生的一些消极的影响。学校在开展音乐线上线下教育的过程之中,要加强监管、关注国际的合作,要通过媒介教育引导学生共同抵制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三、总结

新媒体的出现,对音乐教育创新发展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公众号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创新途径进行研究,详细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音乐传播所具有的特点,包括便捷性、共享性、互动性和虚拟性。对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教育的创新途径,提出了加速教育模式与观念的创新,加速师生角色和主体的转变,加速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同时,要注重对新媒体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抵制。为更好的推动新媒体与音乐教学相融合的积极性的发挥,做出努力。这将对对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袁姗姗.新媒体环境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评《论音乐教育》【J】.新闻爱好者,2018(02)∶115.

【2】马小雨.新媒体环境下儿童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8,17(01)∶118-120.

【3】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T/OL1.艺术科技∶15-20+32+127【2018-03-2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166.tn.2017 1117.1603.058. htm1.

【4】叶妮.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广东省音乐教育培训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构想【T】.黄河之声,2017(21)∶30-31.

【5】徐德雷. 中韩电子音乐创作与教育发展历史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7. 【6】袁野. 音乐的动态可视手段在新媒体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7.

【7】高智怡.新媒体时代多媒体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探究【I】.课程教育研究,2017(04)∶198-199.

【8】 马瑜慧,新媒体在音乐教育 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策略分析【J】.艺术评鉴,2017(01)∶126-12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