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整体改革发展较快,成果也较明显,正在向主题化,特色化和区域方向发展。如何使整体改革进一步深化?这里的相关因素较多,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按高标准要求,特别是按整体改革的要求看,音乐教学整体实施能力,远未得到认识与重视,广大农村落后地区中学音乐素质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做“辛勤的园丁”,这不仅仅是一种赞誉,而且也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和如何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三方面进行阐述。
一、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人民音乐教育事业。
(二)、有较高的师德修养
1、敬业精神。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发自内心的尊重。教师应该首先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和了解,怀有强烈的使命感,树立起坚定的职业观念。首先表现为对职业的热爱,教师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才能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全心全意的引领学生不断的学习、探索、研究、创新。
2、能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努力钻研业务。音乐新课程教学因素要求音乐教师思想开放,及时掌握国际、国内音乐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最新动向,并吸收、消化、运用于音乐教育实践。因此,要不断学习与积极探索,以指导音乐教学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改革,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要具有优异的音乐感,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良好的审美修养。
我国的音乐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离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
(一)、知识与技能结构单一
当前我国音乐教师知识技能结构单一,有的偏重演唱、演奏但理论创作方面薄弱,有的懂理论、作曲,但演唱、演奏方面不行,等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20世纪初我国在中学正式开设音乐课以来,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特点一直没有改变。音乐教育推行“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的模式,这种单纯以技能技巧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音乐教学模式,在我国被沿袭下来。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大约有百分之九十毕业于师范院校,而师范音乐教育专业仍然引用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学生往往入校时就按考试时的专业划分,分出声乐、钢琴、舞蹈、理论作曲等专业,他们往往只重视主修课而忽视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近半个世纪一直使用这一模式。此外,音乐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划分过细,导致科目繁多,内容重叠交叉,造成资源浪费。
(二)、重技轻艺,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音乐教师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一方面,与招生考试制度有关,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入学文化课分数线标准偏低,学生文化知识相对贫乏,有的连最基本的人文知识都不了解,这种招生考试会使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加上学校课程设置科目林立,专业分科过细,学生入学后往往将考试专业作为自己的主修课程,日常学习时只重视专业课程,而对于文化课缺乏兴趣,学习时并抱着应付的态度,考试时临时抱佛脚。
三、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使之与时代要求、现代化建设需要相适应
(一)、政府应作到
1、要切实提高领导者的认识:把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素质作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的措施,在教育源配置上优先安排在教育政策上给予保障。
2、积极稳妥而富有成效地抓好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将培训重点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和学历合格转向教育素养和能力的提高。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培训,扩大教师进修的途径。逐步完善教师职务晋升制度,把晋升与教师的考核、评价相联系。
(二)、学校应做到
1、认真组织教师备课:帮助教师正确掌握教学大纲,深刻体会教材。把备课过程作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过程,引导教师在分析教材上,掌握知识内容、重点和难点,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2、深入课堂教学,坚持听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岗位和教学能力最有效的重要途径。每学期要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对教学工作做出总结,吸取先进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音乐教师自身要努力做到
1、加强学习,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实现一专多能。
2、熟练的掌握并运用教育理论,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3、积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和指导学生的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振兴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体魄强健、心理健康的教师队伍,这是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师将以更开放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更高的学术见解、更有魄力的水平去影响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金亚文 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7月
[2]钱源伟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3]本社编 中学音乐教师手册 [M]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年4月
[4]顾明远 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运行 [M]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6年7月
[5]梁为楫 素质教育:面向21世纪的选择 [M]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7年7月
[6]沈玉顺 现代教育评价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7]曹理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