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音乐学校属于审美教育范畴,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立即面向社会,这就是为什么中职音乐教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但目前的中职音乐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充分考虑音乐美育教学的价值,因此,中职教师必须探索音乐教学的价值、音乐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及实施审美教育的可能性和方法。
1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作意义
1.1 审美教育可以对音乐教学有促进作用
审美教育本身是一个抽象的词,不同艺术的审美教育重点有所不同,音乐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音乐的旋律和歌词的理解,向学生认真传达音乐的重要性。只有掌握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发挥,只有深情的歌曲才能打动人,才能进入听者的内心。学校只有充分利用课堂审美教育,才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1.2 审美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情感是一种人格的描述方式。不仅可以通过诗歌来陶冶情感,音乐的审美也可以陶冶情感。在中职的音乐教育中加强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感的方式之一。美的本质是看不见的,只有在经历了深刻的品味之后,中职教师才能认识到美真正的意义。对于音乐,每首歌都有不同的美,或者爱国的梦想,或者爱的美,任何一种审美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或道德品质。
1.3 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力
为了防止中职学生在完成学业后依赖知识和技能,中职应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中职教师可以通过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教给学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教学效果,联想学生的想象力和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1.4 审美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人生态度
目前,中职的学生自主性强,但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中职音乐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审美教育,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技能和水平,使学生能够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
2 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1 引导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审美观念
审美并不是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能力。美学的培养是在生活中一件一件地收集和检验的。这就是为什么中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多种审美观念。首先,教师应该重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在课堂中添加新的、多样化的元素,创造一个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习环境。根据对审美的不同观点和理解,相应地调整课堂课程,努力创造一个"美丽"的课堂。
2.1.1 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
欣赏音乐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教师必须向学生展示音乐的美学在哪里?如何欣赏音乐?哪一部分必须深入,哪一部分可以简单。例如,如果引导他们欣赏Vivaldi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协》,在欣赏了春、夏、秋、冬四个乐章之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创作技术向学生来表达、展示一些与动作意境相对应的图片,以增加学生的感官理解,这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的内涵,体验作者创作的初衷。
2.1.2 向学生充分展现作品的整体性
中职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作品的完整性,是因为中职教师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逻辑性,以便在将来创作音乐时,他们能够始终记住自己的创作理念,并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应该培养学生从审美的角度看待作品。从他们在音乐教育中首次获得的音乐能力来看,他们可以对音乐的完整性有更深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教师可以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为例,向学生介绍他们的创作背景,改变标题的原因和过程,然后陪伴他们欣赏音乐,最后讲述对作品的想法,以便学生们会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完整性。
2.1.3 在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
年龄的差异导致了相应的审美观的不同。也许中年教师更喜欢古典音乐,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音乐特点。与他们相比,流行音乐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流行音乐通常有强烈的节奏和欢快的语调,有许多音乐元素,如说唱。为了让学生对音乐课有足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流行音乐融入他们的常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喜好和需要,让学生体验课堂的亲密感,缩短音乐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可以在课前检查学生,让他们了解流行歌曲,学生们喜欢周杰伦的《青花瓷》和其他中文歌曲,这些歌曲是课堂教学的好选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审美角度出发,在课堂上多介绍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这也是审美教育的要求之一。
2.2 通过"移情"这种方式指引学生进行联想
人的情绪、内心感受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移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这个概念也可以通过移情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联想。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从侧面引导。例如,如果音乐教师教授命运交响乐,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带着沉痛的感觉去倾听和感受,逐渐贴近主题,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传达的情感。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学技能和音乐能力,对于同一作品,可以激发不同的情感想象。虽然学生欣赏同一作品,但在不同的情绪下效果不同。因此,中职教师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和音乐能力,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更好地投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2.3 转变教学模式,提升审美教育质量
为了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教师应注重引入丰富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审美教育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特殊情境,监控音乐情境,感受音乐氛围,激发学生识别作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小视频或使用多媒体,插入一些有趣的图像,吸引进入审美意境的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与音乐主题沟通。例如,教师在学习中国民间舞蹈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演示古典民间舞蹈,并相应地补充舞蹈背后的一些民间故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融入视频的语境,感受舞蹈的魅力,提高舞蹈音乐的审美能力。其次,除了创造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的音乐体验,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允许学生亲自表演,在表演中体验音乐的特点和旋律,体验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思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不是纸上谈兵,中职教师应根据具体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把音乐作为一个审美过程来研究了解音乐旋律的重要性,品味美的魅力,从音乐中发现并创造美,改善学生的一般情绪。总之,迫切需要加强中职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这对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宋晓芳. 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与教学方法分析[J]. 魅力中国,2019(37):149-150.
[2]刘荩泽. 中职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