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音乐激发幼儿潜能
颜丽妮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颜丽妮,. 如何巧用音乐激发幼儿潜能[J]. 当代音乐研究,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170.
摘要:
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家长也是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能够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潜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本文就将对学前教育中如何巧用音乐激发幼儿潜能进行探索。
关键词: 学前教育音乐幼儿潜能
DOI:10.12721/ccn.2022.157170
基金资助:

将音乐教育运用到幼儿时期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注意力,而且可以增强幼儿的感知理解力和创造力。在幼儿教育中指导幼儿在音乐学习中感知社会和生活,可以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

一、音乐可以激发幼儿哪些潜能?

首先,孩子主要是通过声音先感知外界的,当孩子被外界的花花绿绿吸引时,突然的声音或者是美好的声音出现时将会直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孩子对这种声音的探索和模仿。同时孩子会根据声音或者是说音乐中音调的高低和大小进行辨别,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同时也会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其次,学前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听力,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经常会谈论有些幼儿五音不全或者是有些孩子不会唱歌等,出现这些话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孩子可能存在听力上的问题。一些科学研究和调查发现,培养听力最重要的阶段就是幼儿阶段,孩子在进入12岁之后各项机能基本发育完全,不再接受学前教育,所以对孩子进行音乐听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孩子12岁之前。一般孩子的音乐听力越强表明孩子的音乐能力越强。而且,孩子的听力是可以逐渐培养起来的。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主要的音乐练习就是通过对声音的快慢、长短、强弱的学习和分辨中进行练习的,在不断练习中学习音乐。在长期的音乐训练中,孩子能够在进行声音的辨别和学习中提高自身辨别声音中细微变化的能力。

再次,通过学前音乐教育,孩子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在幼儿阶段开始进行审美的培养主要是在感知不同声音材料中得到提升。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听力还在发展阶段,他们还处于低级的感知音乐阶段,所以不能理性地认识音乐,加上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初步发育形成阶段,所以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对音乐进行审美想象就是想象创造的阶段。孩子能够对音乐形象表现形式进行学习,进而联想到生活中的经历,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学前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在进行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孩子能够逐渐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中,孩子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建议进行讲述,在观察问题时能够多角度进行思考,同时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问题解决,整个问题发现、观察和解决的过程中,孩子能够逐渐培养自身的创造力。

二、巧用音乐激发幼儿潜能的策略

(一)选择贴合幼儿成长发展的特点的音乐进行教育教学

学前音乐教育中,老师应该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教育孩子。例如,在进行幼儿音乐教学中,老师应该要十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同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孩子进行音乐作品的讲解,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音乐作品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或者是喜欢的,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若是有些老师为了提高教学速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孩子进行满堂灌的知识讲解,将会直接导致孩子失去音乐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出现厌恶的情绪,进而降低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二)寓教于乐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老师应该要对孩子进行寓教于乐,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心理、性格等特点,应该要设计能够调动孩子兴趣的教学模式,使孩子能够在音乐活动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同时在老师营造的良好氛围中,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帮助孩子形成活泼的性格,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一般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学前音乐教学中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情境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孩子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开发孩子的学习思维,增强孩子的个人智慧,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一般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能够积极进行音乐认知。老师在营造的情境中,引导孩子对音乐情感进行更好的体验。比如,在过圣诞节期间,老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圣诞的氛围,选择几首圣诞歌曲,组织孩子进行学习和欣赏,同时引导孩子回忆圣诞期间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营造的教学情境中,老师应该要设计加入真实的情感,这样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音乐倾诉,同时使孩子能够在音乐中得到更好的体验。

第二,设计合理的音乐活动。幼儿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活动来提高教学的效果。比如,在春天到来之际,老师可以组织孩子提前进行有关春天的音乐作品搜集,然后和家长或者是孩子分组进行春天歌曲的学习,然后组织孩子在幼儿园的园内进行演唱,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相关类型的音乐欣赏和学习,在音乐体验中提高孩子的音乐认知能力。

(三)肢体教学

幼儿在进行音乐学习时,肢体会不自觉的表现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这与幼儿的身体与心理的发展规律有关。教师要对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示肯定,鼓励他们表达对音乐的见解。例如,在学习《拍拍手》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节奏点,拍手或者跺脚等。如歌词中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等地方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歌词内容,鼓励学生完成相关的肢体动作。这种与身体动作相结合的音乐教育方法对孩子的音乐能力与肢体协调能力都有重要帮助,有利于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

三、结语

总之,学前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在学前教育中,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要重视孩子的音乐学习。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选择合适的音乐类型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进而促进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开发孩子的潜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颖慧.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12)

[2]刘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05)

[3]叶莉.落实指南精神,践行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J].华夏教师,2018(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