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也是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过分紧张或过分松散的现象,极大的提升了音乐教师的教学难度,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所演唱的歌曲太过僵硬,没有情感色彩的融入,无法将自身情绪带入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对音乐进行鉴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更是天方夜谭。基于当下音乐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改善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现如今应试教育依旧是音乐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绊脚石。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教学方法依旧盛行,学生和教师依旧是以通过考试为教学目标,而音乐这门课程的副科地位也牢固不变,教学时间和教学时常严重不足。教学方式墨守成规,改革只局限在教学大纲上,顽固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教学改革的进度。
(二)音乐教师的主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偏低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而大多数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氛围过分散满,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的情绪和音乐素养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无论是音乐课程本身的教学模式还是音乐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都是导致音乐课程整体质量无法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音乐选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决定了学生的积极性,老旧的音乐教材中大多都是展现中外各民族特点的传统音乐,对于朝气蓬勃的初中生来说这些充满民族艺术特点的音乐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要求和审美观,这些传统的音乐素材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反而会降低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没有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放松和享受,音乐教学的质量也无法提高。
二、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音乐教学素材的更新
教学素材的更新是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传统音乐教材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在新版的教材中应当进行查缺补漏,既要通过教材内容的丰富来带动学生对于音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还要保证教材质量可以满足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将流行音乐和中外经典音乐相结合,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前提下不失流行风格,用传统的中外经典音乐来陶冶学生的音乐素养,用传统流行音乐的节拍来带动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到音乐时代的发展和中外各民族的精神特点。
通过流行音乐和经典音乐的“双重奏”,共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将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中的改革创新真正落实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例如在当下我们所使用的音乐教材中,便开始将这种“双重奏”融入到了教材内容中,对国外《西班牙斗牛曲》的欣赏中向学生展现了西方独特的曲谱风格,接着将教学任务《我的未来不是梦》带入到课堂教学中,贴近了学生较为容易接受的流行音乐风格,最后通过《丝绸之路》和《动物世界》这两首别具特色的音乐曲谱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程的与时俱进,在学生心中重新为音乐课程进行了定位。
(二)重新确立音乐的教学地位
学校应加强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音乐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国家政策的需求和音乐教师的职责,学校也应当给予音乐课程改革足够的支持。像是音乐这样的课程,在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书本课程无法比拟的。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内在修养,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亦可以沉淀心情,亦可以带动情绪,让这个充满朝气的年龄段的初中生在精神层面上有着新的追求。
因此,学校在音乐课程的改革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调整音乐课程的时间,提高音乐课在初中学科中的地位,根据学校所安排的音乐课程,杜绝其他科目占用音乐课的时间,让音乐课不在仅表现在课程表中。
同时对音乐教室进行设备的更换,积极引进质量品质先进的音乐设施,开设多样化的音乐课程,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选择风格各异的音乐课,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通过环境中的音乐气息来带动学生在音乐的节拍中找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三)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
音乐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并加以创新课程的教学板块,转变音乐教学模式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中心。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严重束缚了音乐课程的改革创新,音乐教师要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给音乐课程的枷锁。
教师要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热情带动课堂氛围,进而将音乐课堂的“指挥棒”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个性特点在课堂中进行各具特色的音乐展示,音乐教师在侧面进行适当的引导作用,从而帮助每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个性的展现和压力的释放。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音乐中,让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帮助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以放松,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真正发挥音乐课程在初中阶段教学的作用。
(四)转变课堂整体结构
音乐教师重新定位,做学生最好的“助手”。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师的定位更加趋向于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学生欣赏音乐前向学生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对音乐内容所包含的情感进行独立思考,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进行点评,最后在学生的练习中帮助学生纠错,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身在音乐课堂中。
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基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在核心素养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相互间的交流中实现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拓展,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理解,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予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发挥新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优势。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断进行反思和调整,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初中音乐的学习中真正得到提高,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使初中音乐教学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聂小春,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新[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