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7:06

世纪中文出版社 ——“建设顶级中文期刊”为使命!期待与您同行......
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民族音乐与高中音乐融合的探讨
郑育晞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郑育晞,. 民族音乐与高中音乐融合的探讨[J]. 当代音乐研究,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218.
摘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传统民族音乐传达了我国“大音希声”的音乐思想,同时也足以见得中国音乐的魅力之所在。在这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时代里,人们追求更高的艺术修养,美育也由此更进一步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当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西方音乐的相关内容,更应该立足本国、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奏响民族之乐。
关键词: 高中音乐音乐教学民族音乐
DOI:10.12721/ccn.2022.157218
基金资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同时国务院也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在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时代背景之下,对于新一代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至关重要。美育作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的良好途径,在日常教学当中需要被重视并且进行完善和改革。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情况

现行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分为6个版块,分别为《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与舞蹈》、《音乐与创作》。其中《音乐鉴赏》作为基础性课程,可以便于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理论以及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其它模块并行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可以使得学生依据自身的音乐水平情况或者是音乐学习兴趣进行选择和学习。

多个模块的学习当中不仅仅是渗透了音乐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加入了一些适当的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发挥自身创意和能动性进行课程参与。

教材当中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主要分为国内音乐以及国外音乐。扎根于自身良好的传统音乐文化氛围,同时欣赏西方古典音乐以及非洲等各地不同的民族音乐,产生音乐文化上的交流,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二)民族音乐的特点特色

民族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是中华大地上一代代人民百姓生活的音乐化表达。其中的音乐线条和音乐画面无一不体现了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中国民族音乐主要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五类。皆是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也同时因为各个地区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音乐语言的不同表达而各具特色。

从音乐构成上来说,中国传统音乐是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音乐,讲究音程关系之间的和谐。从音乐走向上来看,传统音乐更为注重旋律感,作品多为单一旋律声部,更多的是婉转以及内在情感的表达,这一点同西方的和声思维有较大区别。从音乐情感上来说,中国的传统声乐器乐作品除了一些谱面上的信息之外,更多有一些地方特色以及音乐运用上的音乐处理,例如地方方言、蒙古族的长调、劳动号子等。从音乐表达上来说,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就是散板,不论是声乐或是民族器乐当中的散板,都不是散乱无节拍的意识,而是按照演唱者或演奏者主观的音乐情感带动而表现出来的音乐进行,是更多主观性的情感表达,更自由的音乐呈现。

(三)高中音乐教学现有的同民族音乐的联系

高中音乐教学当中主要的教学依据就是音乐教科书。那么在教科书当中我们可以看到:

1. 《音乐鉴赏》模块当中有设立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鉴赏部分,涉及到了民族音乐、民族器乐以及京剧的音乐鉴赏内容。立足于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向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以及音乐作品的欣赏,并经过教师的进一步知识分解分析,使得学生可以在优秀音乐作品上得到熏陶,同时也可以保持学习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吸收程度。

2. 《音乐与舞蹈》模块当中主要是运用一些较为简单和基础的舞蹈分解动作教学为基础,给一些对舞蹈学习有一定兴趣的同学进行教学。在舞蹈实践学习当中同时加入一些中国民间舞蹈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在“做中学。”

3. 在《音乐与戏剧表演》和《歌唱》模块当中,《歌唱》主要以对于一些声乐作品的演唱学习为主要内容,而《音乐与戏剧表演》更趋向于向一些戏剧作品的学习,例如中国的京剧、花鼓戏等等,不仅仅是一些基础唱腔的模仿,还有一些身段练习等等。但是也都是同样以民族作品为出发点进行学习的。

高中音乐教学当中的民族音乐部分大多都是从声乐、器乐、舞蹈以及音乐基础知识理论学习展开的,在教材的指导中民族音乐知识内容可以同高中音乐的教学进行很好地结合,那么在教师的具体实施当中我们又需要做到一些什么呢?

(四)教师如何更进一步推动民族音乐与高中音乐教学的融合

1. 重难点:首先现代的青少年更多地、并且更容易地被一些通俗音乐所吸引,对于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大都“提不起兴趣。”因此在引导学生们向优向美的音乐学习追求上面,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其次由于一些民间音乐作品的专业性较强,对于学生的学唱或者是学奏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或者是一些流传时间比较久远的民间音乐作品,尚未经过良好的整理和改良也不适合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辅助内容,因此在对于教学素材的整理上,教师需要下大功夫。

2. 措施:首先以耳熟能详的作品作为导入,通过一些传唱率高的或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进行课程导入;其次在课程教学当中,一些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方面可以通过适当的视频或者是音频进行辅助教学,一些音乐实践则可以选取作品当中比较适合学生的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鼓励学生自主捕捉音乐兴趣点并进行分享和呈现;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节日的文艺活动或者是传统文化宣传,将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带到同学们身边,而不是只暂留在音乐课堂当中。

高中音乐教学不仅仅是美育中的一个部分,也是学生提高修养,提升自己的一个部分。民族音乐不仅仅是国家的精神文化,更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学生们要从学习做起,树立文化自信,“奏响强国之乐。”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中华传统文化[DB/OL].https://baike.so.com/doc/4665911-4879454.html

[2]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S].2015.09.28

[3] 马克选.《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D].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4] 张晓梦.《谈民族音乐风格及文化意蕴》[D].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