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是一种好发于新生儿的临床疾病,对于情况不太严重的黄疸患儿,出生后一到两周体表处的黄染现象会自行褪去,同样也不会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但在某些情况下黄疸症状严重,必须采取临床治疗,否则会损害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一般黄疸在新生儿身上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儿生理功能还未发育完全,离开母体后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最终血清胆红素水平急剧升高[2],皮肤、眼球等出现黄染。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4例小儿黄疸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黄疸的护理中的研究价值,现将有关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4例小儿黄疸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70例,女64例,年龄1~6周周,平均年龄(3.6±1.1)周,随机将这134例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7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31例,最低年龄1周,最高年龄6周,平均年龄(3.4±1.5)周;研究组男34例,女33例,最低年龄1周,最高年龄6周,平均年龄(3.8±1.0)周。本研究选取的所有患儿均经过准确的手段诊断为新生儿黄疸,且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因此对研究的症状无其他干扰,该研究的开展事先征得医学伦理会批准,且所有患儿家属实验开展前对试验内容知情同意。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存在显著差异,故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研究中对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分别给予不相同的护理手段,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首先应判断患儿的黄疸症状是否需要入院进行专门的护理治疗,其次密切监视患儿治疗期间的基本体征指标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尤其应注意观察大小便情况,对患儿提供正常的水分和营养,以及普通输液治疗[3]。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添健康教育的护理路径,详细步骤如下:(1)提前向患儿家属介绍黄疸发病期间的常见症状和常见处理措施,以便家属在面对患儿异常症状时能学会简单处理和应对;(2)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消除家属不良情绪,指导家属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干预;(3)注意增强患儿自身免疫力,进行专业的抚摸和游泳训练;(4)详细记录患儿护理过程中的信息,以便后期总结和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家属对整个研究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度,作为本研究数据的观察指标。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收集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护理满意情况,共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比较
研究组的住院时长为(7.23±1.47)d,对照组的住院时长为(14.35±1.98)d,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3%,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3、讨论
如果发生新生儿黄疸,它会引起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众多后遗症的产生,严重威胁了患儿今后的人生健康[4]。新生儿黄疸治疗疾病的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模式中被广泛使用,效果明显有效,可以在疾病相关知识的程度上加深家属的理解,促进临床治疗的积极合作,既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使之更快恢复健康,且孩子疼痛的程度和其家人的负担也大幅减轻,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黄疸护理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儿病情的治疗,因此健康教育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德军,强桂彦,and杨力."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7(2015).
[2]王春丹.健康教育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013(027):72-74.
[3]范淑华,陈文霞,黄文龙,&苏素静.(2019).退黄汤药浴对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的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7(04),66-68.
[4]杨小莉[1].(2018).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的价值分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003(027),P.147-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