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格外重视,各大院校逐渐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质量幼儿教师,为幼儿教育奠定基础。但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教育学及心理学课程较多,音乐类课程的占比非常低,加上学前教育专业招生之前没有进行音乐科目考试,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音乐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提高。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招聘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幼儿园招聘时要求毕业生具备音乐素养,能够为幼儿提供音乐教育。为了让学生适应教育岗位的要求,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中 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
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基础较为薄弱,普遍 存在文化课强、艺术课弱的特点。大部分学生缺乏音乐 基础素养,甚至有一些学生对音乐一无所知。缺乏对音 乐的认知和了解、音乐底子薄弱,导致这些学生对音乐 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动力,因此难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继而造成音乐素质偏低。
(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
当前,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依旧沿用传统 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观 能动性,无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日常实际 教学中,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程式,会使学生对 音乐的审美认知受到局限,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无法得 到有效提升,而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更无从谈起。目前 大部分高校的学前教育教学内容仍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 教学目标不明确。
(三)思想观念欠缺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幼儿教 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因此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幼师自身的音乐素养极为 重要。幼师只有具备较强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创新能力和音乐应用能力,才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出 富有创造性的幼儿音乐课堂,从而丰富幼儿音乐教学的 形式和内容,实现对幼儿音乐艺术的熏陶,满足幼教事 业的发展需求。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 线教育者未能意识到这一问题,没有对学生音乐素养的 培养加以重视,教学观念还存在不足。
二、有效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一)建立开放型教学空间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甚至很多学生的上课态度不端正,音乐素养无法得到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应该开发课程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不局限于座位,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讨论,实现信息互通。中职学校应该全面开放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供条件。同时还应该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安排也存在问题。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启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素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会严重影响幼师质量,对于幼儿启蒙教育有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与当地幼儿园合作沟通,根据需求,设置更加合理的音乐素养课程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幼儿的需求安排课程,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扩展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情感体验
优秀的音乐作品中暗含着大量的社会现实及先进的人生价值观。中职阶段,正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养成的黄金时期,在音乐教材中挖掘和寻求具有共同理想、时代教育意义等内涵的音乐作品,促进学生去学习和领悟,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思想觉悟及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共同理想。教师在以《红星歌》为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故事片《闪闪红星》。通过观看故事片,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怀,促进学生对歌词进行理解,更好地感悟歌曲内涵。当学生观看结束,教师可以展开提问:《闪闪红星》中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体现出来怎样的精神,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结论:潘冬子体现出通过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去实现和平中国的共同理想。
(三)扩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放松身心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切身地进行音乐感悟,提高学生的音乐思想品质,同时,适当地扩展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放松身心。比如,教师组织展开文娱晚会、音乐电影晚会、聆听音乐电台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不局限于音乐课本,促进学生音乐视野的扩展,让学生从丰富的音乐文化中进行音乐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多元化审美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音乐鉴赏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观影活动,每一部电影都配有多首音乐作品,如,片头曲、片尾曲、背景音乐等,在日常的观影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都关注在电影情节,忽视了对电影中出现的音乐作品的欣赏。
(四)结合中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推进课程教学不断提高
结合国家教育部办公厅2015年工作要点中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文件精神,我校在2018年已全面铺开教学诊改工作,对个人的任课课程进行诊断与改进,对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任务分解、监测、预警,最后得出诊改成效,以一个学年为一个周期,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效果,同时也能对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做出诊断改进。通过2018-2021年三个周期的诊改,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使学生掌握了演唱、表演创编等技能,基本具备了一名幼儿教师的职业授课要求。
结论:总而言之,当今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在音乐课程建设和改革中,应该结合幼儿教学需求,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楠.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03):34-36.
[2]于正志.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音乐,2016(15):24-26.
[3]王琳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08):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