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张媛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媛媛,. 浅谈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 当代音乐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372.
摘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音乐术科的招生人数也逐渐增多。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许多学校的音乐术科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学校音乐术科的教育质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中音乐术科目学的学校本课程开发,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
关键词: 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DOI:10.12721/ccn.2024.157372
基金资助:

前言: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而对于学校的音乐系来说,其教学内容涵盖面广,需要教师们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高超的艺术素养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学校音乐系的教学质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开发必要性

音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学科,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必要开展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音乐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性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声音传达情感和思想。因此,音乐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内心深处的力量和潜力[1]。此外,开设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将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基础功底和专业化程度,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需求,也能够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

二、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一)课程目标确定

对于高中音乐术科声乐课而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发展他们的音乐技能。因此,课程目标应当围绕这些方面展开。例如,可以将课程设置为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文化的认识、提升他们在音乐表演方面的表现力等方面。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1.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对音符、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音乐认知体系;2.技能训练——通过唱歌、演奏乐器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水平,增强其表现力和自信心;3.欣赏和分析——通过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和创作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4.文化传承——通过介绍中国传统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领域的经典曲目,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音乐文化背景和发展历程,丰富其音乐视野。总之,在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中的课程内容选择应该是全面而系统的,既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要兼顾教师的专业性和学校的课程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课程实施的方法

在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第一,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通过使用投影仪、电脑屏幕等设备展示音频资料、视频素材以及教师讲解的内容,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第二,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歌曲、曲调、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会鼓励学生多听、多唱、多演奏,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社会地位[2]。第三,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教师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合唱团或者乐器合奏小组,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任务;也可以设计一些小型演出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所学之长。

三、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开发反思

首先,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艺术传统,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是教师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该注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如《广陵散》、《二泉映月》等,让学生们了解并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魅力。同时,还可以结合现代流行歌曲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背景。其次,教师还需要关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音乐作品,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促进跨文化交融。例如,可以将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欧洲音乐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最后,教师还要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方面,教师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而要注重质量。只有优质的资源才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全面提升自己的音乐素质。以《满江红》曲目为例,教师首先要深入解读歌词大意,让学生对作者壮年立功的心愿以及对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愿望、对国家朝廷的赤胆忠心感同身受。然后再对其从咬字、吐字的演唱技巧、气息上的演唱技巧、演唱节奏、力度与速度等方面技巧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以“情”带动“声”,真正打动听众。总之,在高中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资源的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注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更要注重其文化传承性和全球化意义,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来看,高中音乐教育仍然是我国艺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音乐术科声乐校本课程开发也存在这种问题,这种现状促使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改进教学方法、以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推进声乐教学改革,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胡金丽.高中音乐特长生多样性声乐教学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21(20):136-138.

[2]田林华.浅谈高中音乐特长生声乐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1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