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各阶段教育教学都要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基本教育目标,使学生今后成为一名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我国大多数技工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美育工作。而音乐鉴赏正是技工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此课程与专业音乐教育课程相比较而言,其面向群体是一些音乐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学生,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从中感受与理解音乐中的情绪表达,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强化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以实现对学生进行美育工作。
一、以美育人视域下技工学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素养
即便是技工学校的学生也要具备视唱、练耳以及乐理等基本的音乐素养,这同时也是最为基础的音乐技能与音乐理论知识。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教授一些与之相应的音乐与乐理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程形成最基本的音乐素养。另外,音乐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可根据当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结合其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与水平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音乐作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音乐知识[1]。
(二)激发学生创造力
针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经过几年专业技术的学习,他们则要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这些学生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那么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工作质量,还能将创造力与想象力作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自我价值。而技工学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则是为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载体,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深入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鉴赏音乐作品,这样学生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使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将两种能力逐渐转化为自己的创新能力,最终成为一个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三)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音乐作品本身能够传递多种情感,不同风格的作品也就能传递不同的情感。当学生鉴赏音乐作品时能够从中感受不一样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音乐教师可在音乐鉴赏课程中为学生播放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足以让学生感受作品中浓烈的爱国情怀,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2]。
二、以美育人视域下技工学校音乐鉴赏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以课程目标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技工学校要不断强化艺术实践,引导学生完善自我人格修养,增强自身文化创新意识,培养具备较高审美修养的高质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由此可见,美育对技工学校学生今后终身发展的重要价值。而音乐鉴赏课程是技工学校向学生实施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育人功能,还要彰显技工学校的技术特色。对此,音乐鉴赏课程不能仅依靠一本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应以本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标准为重要依据,构建一个可以适应不同素养和不同专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组构教学板块,使整体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应,确保进一步实现课程目标。而在音乐鉴赏课程建设时,校方要根据学生实际专业、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在教学理念中融入构建主义与泰勒原理,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不断提升其美育素养的同时,推动专业课程的顺利进行,这样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以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全面发展,从而为今后各个领域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例如,技工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已经包含了舞蹈、声乐等多种与音乐类型相关的课程,在此专业音乐鉴赏课程体系构建时,校方就应选择对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有提升作用的戏曲、戏剧作品鉴赏及器乐作品鉴赏等,并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美的素养与专业能力[3]。
(二)根据专业需求选择教学内容,以提升职业素养为目的
过去的音乐鉴赏课程大多数都围绕着一本音乐教材,在课程方面没有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拓展一些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过多关注内容的与时俱进,导致了音乐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没有任何关系。对此,技工学校对音乐鉴赏课程建设时,应围绕上述的课程体系为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以增强鉴赏课程的时代性与实用性。具体而言,音乐鉴赏课程首先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为主要内容,通过此课程教学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储备,强化其自身音乐综合技能,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赏析音乐作品能力。而校方在选择教材方面也要确保教材具有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并围绕自主赏析能力为中心点。另外,还要保证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与生动性,这样音乐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时就不会让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乏味,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音乐技能;其次,音乐鉴赏课程还应确保其中音乐文化内容极具相应的民族特征,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根基则是文化,通过音乐鉴赏课程这一载体实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可进一步推动民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技工院校选取的音乐鉴赏教材必须要涵盖中国音乐文化内容,且还要具备相应的美学价值,使学生能够通过此课程有意识的弘扬中国音乐,从中提升音乐文化的育人价值与意义;最后,技工学校音乐鉴赏课程在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音乐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音乐鉴赏课程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审美教育,而其另一项教育价值则体现在德育方面。教师若是借助音乐鉴赏课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可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工作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对此,技工学校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保证内容突显思想性与艺术性,为学生选择一些具备积极情绪与积极思想的优秀作品。
结论:总而言之,美育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以及审美教育,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美育更是一种创新意识与丰富想象力的教育活动。所以,技工学校应基于以美育人视角下,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音乐鉴赏课程加以建设与改革创新,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鉴赏提升自身审美素养,创造能力与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与工作核心竞争力,为其今后走进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元元.新时代美育视域下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艺术评鉴,2022(24):134-137+164.
[2]黄晶.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音乐鉴赏课教学模式研究[J].艺术大观,2022(19):115-117.
[3]谭晓芳.“以美育人”视域下职业学校《音乐鉴赏》课程建设策略的实践与研究[J].艺术大观,2022(17):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