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音乐是初中课程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和方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学理念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例如,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此外,教师还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学习中来。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等形式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还能提高其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创新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教育理念与教学目标进行深度融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从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教师要通过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合理设计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
如在演唱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曲演唱,并结合小组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评分;同时,教师可以设置欣赏课。在课堂中设置音乐欣赏环节,并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在完成歌曲演唱之后,教师要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对歌曲创作背景、作品风格、表达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对这首歌进行评价和讲解。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在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尽可能选择与音乐知识和初中生生活有关的素材进行导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表演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运用合作探究法来提高初中生对于音乐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创新。
四、创新评价方式
1.评价内容要全面。
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不但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以及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要全面,不能只注重成绩的好坏,更应该注重过程,要把知识与技能、学习方法以及综合能力等有机结合起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上出发,要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水平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在评价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考核,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较好,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运用和理解情况。所以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积极创新评价方式和方法,以多样化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新课改下的多种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五、创新教学内容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在坚持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发展规律与特点,基于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首先应在明确自身音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与认知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内容进行教学。
比如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初中音乐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其中有不少是有关民族乐器演奏和民族歌舞等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择相关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此外,教师还应在学生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知识,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融入一些与当前社会发展相关的内容,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更为开阔的视野与眼界。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相关内容,并将之与音乐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感受我国社会发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与社会发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或者图片等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学科的学习感受到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通过自身所学知识更好地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以及政治建设的快速发展。
六、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如在欣赏《江南丝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音乐知识,结合江南丝竹的特点,制作一张《江南丝竹》的电子地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制作《江南丝竹》电子地图。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些相关的调查活动,如采访一些音乐爱好者或专业人士等,了解他们对音乐、乐器、音乐发展的看法和意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制定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语
通过对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活动问题。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此提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对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周琳.黄河之声,2020(03)
[2]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王辉.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3]相和以谐,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J].金燕南.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Z2)
[4]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孙红.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1)
[5]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赵向平.新课程(下),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