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他们的音乐产生长期的爱好、修养、调节身体、塑造个性。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基本功,拓宽自己的文化眼界,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基本的音乐素质。通过丰富学生的情绪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正面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如何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一、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作用
(一)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在儿童时期,音乐没有意义的确实性和具体的东西,老师如何指导他们是至关重要的。在小学进行高效率的音乐课堂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对音乐的认识。在高效率的音乐课堂里,老师从一开始就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可以在教学中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缓解他们的压力,释放他们的思维。在有效的音乐课堂里,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更加多样的教学,使他们可以完全地感受到这种乐趣,从而使他们对这一科目更加感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和同学们进行一些交流,充分利用自己的积极性,使自己对所学的东西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老师们都是按部就班地传授,不仅会影响到课堂的学习效果,还会让学生们失去学习的能力。在小学,建立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学会独立地进行音乐的学习,从而使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有效的音乐课堂里,老师主要通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他们想要传授的音乐,让他们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更加有趣的体验。
(三)加强教育实效
在小学进行有效的音乐课堂建设,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很多老师都认识到,如果继续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的作用,而且会阻碍学生的正常成长。在小学阶段,建立高效率的音乐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观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其与实际教育相融合,使其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学习情境,确保教学效率
小学生正值身体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如果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太过笼统,很容易让他们难以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更多的抽象的音乐与教学情境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这种情境下,可以尽情地体验到音乐的魅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媒介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可以将图像、动画、声音、文本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理解转化为具体的形式。老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个可以让孩子置身于音乐中的多媒体情境来激发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在《江南好》的课堂上,老师可以为同学营造一种用多种形式展示江南的秀美风光,同时利用“鱼米之乡”的短片,让同学们领略江南的美景。如此一来,江南的学生们就会更感兴趣,老师们也会趁机给他们上一堂课,教他们《江南好》。当学生们学会这一首歌时,就会想起江南的风景,从而产生一定的感觉,让他们学会这首歌的时候,会更加地容易。
(二)做好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与其他的课程不一样,小学的音乐课程并不是只依靠老师的授课就可以实现的,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里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知识发挥到极致。所以,在有效的音乐课堂中,要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地激发,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其自身的无限的吸引力。在高效率的课堂上,老师要与同学们进行有效的交流,通过恰当的方法,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教学目的和任务。
比如《蜗牛与黄鹂鸟》一节,老师要让孩子们自己去摸索,去理解其中的道理,然后去理解歌曲的旋律,去探究歌曲的旋律,去探究旋律的奥秘。在此要提醒大家,有些人对节拍很难掌握,老师应该在旁边做一些指导:让大家按照自己的节拍念出“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对旋律的基本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歌曲的唱法。当大多数同学都会唱歌的时候,老师会从他们中间挑选出一些同学来做演示,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演技,又可以让他们认真地听,然后再进行讨论,找出问题所在。如此一来,课堂里的氛围就变得轻松起来,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也是充满了活力。
(三)采用模拟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在小学阶段,过于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将极大地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进行课堂上,老师应该利用游戏来活跃课堂的氛围,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小学生的性格是活泼的,老师们可以根据音乐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比赛。由于小学的音乐课本大多数都是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所以老师们可以采用贴近自然的教学和玩耍的方法,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模拟练习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应鼓励同学们主动参与到游戏的设计和制造当中,使他们能独立地进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思想,从而使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发展。比如《欢乐谷》,老师们可以通过沙球、小铃、三角板等常用的乐器,让学生们学会自己所学的各种歌曲,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
(四)在班级评价中的最大运用
由于在小学阶段,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对外部情境的认识仍然是依靠老师的评价,所以老师的评价会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尤其是在课堂上的评价,更是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采取更加正面的激励和评价措施,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老师要适时地提供支持,使他们能够坚持下去。要知道,一个好的班级评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而且可以指导他们的学习走向,所以老师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他们,使他们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增强他们的音乐领悟力。
结语:
总之,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音乐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本性,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立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顾玲玲.依托高效,绽放魅力--小学 音乐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 2019( 11):90.0
[2]唐鸿玲.如何促进小学音乐课堂高效开展[J]数码设计,2019,08(11) :248.
[3]刘星民多元化教学法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J].天津教育,2019(12):143-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