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父母和老师们对幼儿教育的看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学前幼儿的美术教育问题也日益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重视。学前教育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提高儿童的身心素质有很大的帮助。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具有以下特征: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他们的活泼好动,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最适合儿童的活动方式,儿童可以在游戏中愉快地畅游。在与儿童的交流中,音乐游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将抽象的音乐以易于理解、充满趣味的方式展现给无知的儿童,是音乐艺术与儿童音乐认知之间的桥梁。以遵守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通过对儿童进行音乐游戏,来实现他们的教育目的。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感受到音乐启蒙带来的快乐,还可以对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协调的发展是有利的。
一、音乐游戏的观念
音乐游戏指的是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孩子们按照音乐的旋律、节奏、乐曲的结构等,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玩耍。一般情况下,孩子们都会遵循一些规律,还会有一些简单而又好玩的节奏,这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们的音乐技能进行提高,从而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得到更好的发展。音乐游戏可以用一种有趣的方法,将幼儿带入到音乐中,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中,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自己,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去感受,去欣赏,去表现,去创造音乐。音乐游戏指的是一种将游戏活动与音乐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游戏活动趣味性、参与性、情境性等特点,来将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展现,从而促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音乐知识,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二、音乐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一)对儿童音乐素质的培养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使用音乐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中旋律、节奏、音色、情绪、风格之间的差异,并可以在老师的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下,用游戏活动的方式,更好地锻炼自己的音乐能力。例如,在进行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或者是身体的动作,来进行音乐的创作,从而让孩子们能够有效地改变过去那种老师单方面传授的幼儿音乐教育形式,让孩子们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从而提升他们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此外,因为游戏活动拥有着多样性和灵活性等明显的教学优势,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音乐游戏活动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而有效地激发出幼儿的音乐潜能。
(二)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帮助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玩是给孩子带来愉快感受、愉快心情的最好方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对音乐游戏的合理运用,可以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认知需要、社会性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使幼儿将从游戏中所引起的兴趣转移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们在他们的兴趣的驱动下,在他们的儿童音乐游戏中,用发声训练来对他们自己的肺活量和声带的灵活度进行锻炼。用舞蹈训练身体的协调性;用敲击乐器来训练大脑的中央神经;用唱歌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对音乐形态进行辨析,以丰富感情经验;通过欣赏、倾听音乐,增强了儿童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儿童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音乐游戏教学的策略
(一)对游戏音乐素材的合理选取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游戏素材是进行音乐游戏的基本条件和依据。但是,因为音乐作品的形式是不同的,幼儿本身也是不同的,因此,幼儿园指导教师在对幼儿音乐游戏活动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不仅要以音乐作品的类型为依据,还要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严格的遵守,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幼儿音乐游戏材料的所有教学优势都发挥出来,更好地加强幼儿音乐教育的效果。比如,在引导孩子们唱歌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沙锤”这个游戏素材,让孩子们在学习唱歌的时候,把“沙锤”当成一根萝卜,然后进行一次拔出萝卜的游戏,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感觉到沙锤的摆动和沙锤的节拍的同时,也可以在模仿拔出萝卜的时候,感受到音乐的节拍,这样,孩子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音乐,更好地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对儿童音乐歌唱进行游戏化教育的策略
将游戏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歌唱教育,有多种方法。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不同的老师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处理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教师对一首歌曲的感悟和感想不一样,因此他们采用的游戏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幼儿音乐歌唱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方法比较普遍,主要有两种
1.通过肢体语言游戏来解释这首歌要传达的意思。在这种方法中,教师应打好歌曲的节拍,组织和安排幼儿一起参加音乐游戏,让幼儿充分掌握游戏乐曲中的音乐元素,鼓励幼儿把所学的音乐知识表达出来。2.老师可以把这首歌里的意思设定成一个情景游戏。除了歌曲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将歌曲的风格、所包含的情感等都包含在内,可以通过使用这些音乐元素来创造一种游戏的环境,来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歌曲,从而明显地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三)理清游戏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了游戏音乐的教育作用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的运用,其首要目标是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所以,幼儿园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设计和创编的时候,要严格遵守音乐游戏的教育性原则,根据幼儿所特有的好奇心强、贪玩好动的年龄特点,对游戏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制定出明确的游戏规则,从而在将幼儿天性释放出来的同时,让幼儿在游戏规则的控制下学习到知识。例如,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在唱《谁是小熊》的时候,为孩子们设计一个“抢椅子”的游戏,让孩子们熟悉这个游戏的规则,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游戏。之后,老师会给孩子们播放一些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拍围着板凳玩,并在适当的时候问孩子们:“哪只是没有找到家的小熊?”等问题,及时对幼儿的游戏学习状况进行调节,避免孩子太过专注于游戏而失控。这既能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提升幼儿音乐教学的价值,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语:从儿童心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征来看,音乐游戏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它可以让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幼儿的音乐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机能、情绪情感、社会性等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梦静.在音乐游戏中提升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刘凤梅.浅谈音乐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J].北方音乐,2017(6).
[3]雒海芳.音乐游戏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作用[J].新课程(上),2016(0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