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新课改的推行,既促进了初中音乐课堂的改革和创新,又为初中音乐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音乐教师在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而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已经不能跟上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初中音乐老师应该把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基础,并从几个方面着手,来对初中音乐课堂进行更多的改进和优化,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拓展学生接触音乐文化的途径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拓展学生与音乐的联系途径。这些途径有很多,比如电影中的音乐片段,一些优美的古典乐曲片段等这些都可以用来展示,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受到震撼,从而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通过播放这些音乐录像,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获得别样的艺术美感。另外,音乐老师也要了解,音乐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光靠一句话就能做到的,因此,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开阔他们的眼界,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音乐的美丽。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中,都会出现一些非常经典的配乐,这些配乐都是非常有艺术性的,老师们可以让学生们去听,体验一下音乐对他们的影响,让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确保初中音乐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初中音乐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同时,对初中音乐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要针对现实的情况,要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进行教学,发掘他们的音乐潜能,挖掘他们的创造性,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还可以进行观察,指导他们欣赏和欣赏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在街上的广场舞,在别的商店里,在电影和电影里,都会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师要善于观察和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使他们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带到学生面前,使他们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艺术修养得到提高。
三、通过欣赏流行歌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它通过引进流行音乐来优化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使其成为欣赏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以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强化利用流行音乐来拓展学生欣赏的空间。首先,它能丰富和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资源;其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素质;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学习,使其能够吸收大量的音乐知识和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利用流行歌曲进行艺术欣赏的途径与途径有两条。
第一,教师要精心选择题材、内涵、风格具有同一性的流行歌曲,并结合音乐教材的内容,使其成为欣赏的材料;例如,教材中的歌曲都是关于国家的山川河流的,老师们也要把同样的主题融入到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所蕴含的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第二,在将流行音乐作品展示给学生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对流行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的创新,营造出一种立体的欣赏环境。比如,许多流行音乐都会有 MV,与歌曲的背景相匹配,老师可以将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效率,让学生对作品的环境产生直观想象和深刻理解,同时也能营造集声音和画面于一体的音乐鉴赏氛围,从而提高学生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效率。此外,有些流行歌曲也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与来源,老师在欣赏课上将其呈现给学生时,既能将音乐播放给学生听,又能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并对其进行启发式的欣赏与探索。
四、挖掘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音乐经验
在初中音乐教育中,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是以音乐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中心的。新的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将学生作为音乐学习的主要对象,音乐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它还可以成为一种对学生进行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促进他们的能力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用音乐来加强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对他们的教育价值的目的。老师们要对音乐教育有足够的了解,要对音乐教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思考,要使其真正地体现出音乐的育人价值,要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才能真正地实现其育人价值。一方面,老师们要适时地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把音乐和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音乐课堂中引入先进的音乐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凸显他们的音乐特色,凸显他们的艺术,让他们积极参与的音乐活动,从而实现音乐的育人。另外,在新的教育观念下,老师们也要积极地发展各种教育资源,让学生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音乐是无所不在的,这样才能让他们体会并体会到音乐所表达的韵律和情绪,从而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经验,改变他们的消极学习的方式,让他们通过主动地参加到音乐学习中去,从而建立起他们的音乐知识。
五、拓展音乐教育途径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不仅是来自于生活,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的反映。在校园里,学生们能从收音机里听到优美的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从影视、影视等方面了解到一些优秀的音乐。这些优秀的音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可以逐步培养他们对人生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根据时代的不同,挑选出一些有自己喜欢的电影,让他们去看,这样才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电影的背景音乐、片尾曲、插曲等。教师要不断地丰富教学方式,拓宽学生对音乐的接受方式,使其与音乐的各种形式相融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音乐教育,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欣赏水平。
结语: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音乐的教育方式要求老师们要转变他们原来的教育方式,采取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音乐课堂中,老师们要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在更多的时间里,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教育水平,并利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琪.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16):211.
[2]费建勇.浅谈加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5,35(22):146.
[3]刘奇.谈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模式[J].戏剧之家,2020,(0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