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所有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认知是怎样呢?可能觉得就是一节课外课,在笔者看来,音乐学习是学生感受世界、欣赏世界之美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视听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是一种载体,具有传承人类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功能。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音乐教师对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师往往认为,音乐课程主要是一门副科,不需要过多地重视,尤其是一些主科教师还会占用音乐课程,使得学生们练习音乐合唱的机会比较少,更无法培养学生们的合唱兴趣。还有一些小学音乐教师把音乐课堂理解为音乐鉴赏与唱歌,使得音乐教学的内容比较单调。学生们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使得音乐教学的效率下降。 其次,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单一。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工作过程中往往运用机械性的训练模式,从而使得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难以掌握合唱技巧,这样一来,他们会认为合唱的难度太高,从而失去对合唱学习的兴趣。 最后,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教学的经验不足。现阶段,大部分音乐教师主要擅长的是声乐、舞蹈以及钢琴弹奏等,对于合唱方面的了解不够,因为不同类型教师在学历以及年龄上存在差异,导致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音乐教师是外聘教师,学校对其学历的考查不够严格,导致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进入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从而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
音乐就是通过刺激人们的听觉而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如果缺少敏锐的听觉作为学习的基础,就没有办法快速地学懂音乐。特别是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许多个声部之间结合的效果更需要使用听觉进行判断,基于此,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加强学生们的听力训练,培养他们的听觉意识,指导学生们了解聆听的方法。首先,需要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旋律比较动听,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力,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拓宽学生们音乐的视野。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大海啊,故乡》这一内容时,不同的音色、和声与力度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不同,小学音乐老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归纳这些良好音乐曲目的演唱风格以及音色特色,不断地增加学生们聆听音乐的经验,锻炼学生们的听觉。此外,创建“立体听觉”,在合唱教学中关键就是把握音响与音准,对小学生的复调等相关能力具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们创建“立体听觉”。
(二)重视乐理教学
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长时间积累所致,合唱学习也不例外,小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了解乐理知识。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适当地融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创编实践活动,充分激发出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还有助于拓展学生们的理论基础知识。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下,教材就是主要的参考资料,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拓展教材,因此,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牢牢地掌握要教授的歌曲,整合音乐教材。其次,还需要深入地挖掘合唱素材,并且予以一定的分析与创编,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们合唱写作能力。现代教育发展观表示,创新就是我国音乐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合唱并不是静态化的活动,而是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下,对合唱歌曲的选择还应该与时俱进,譬如当代学生喜欢经典流行的音乐,大家集体创作,通常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在音乐课堂上需要将学生们的实际水平与基本乐理知识充分结合,将基础知识分层、分解,由低年级至高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让他们分析以及应用乐理知识,在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留有创作余地的作品,小学音乐老师需要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不断地丰富教学的同时拓展学生们的基础知识。
(三) 组织丰富活动开展班级合唱教学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育专业化音乐人才,其范围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名学生的音乐潜在才能皆能得到开发,并培育他们的音乐素养。例如,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学校为了提升班级合唱水平,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强化班级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学习,具有班级荣誉感,更加热爱生活。我们组织了“迎国庆歌咏会”校园歌曲合唱赛,让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合唱比赛活动,有的班级选择了《保卫黄河》,有的班级选择了《歌唱祖国》等等,音乐教师对不同的合唱曲目进行针对性教学,,让学生们进行不同歌曲的合唱练习。在进行合唱表演时,由学校副校长及几名音乐教师作为评委,为班级合唱表演进行评价和打分。这种通过节日来进行合唱比赛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的参与热情更高,还可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艺熏陶,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四)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具体考虑
要搞好合唱课的音乐训练,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技巧和专业素质。各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低年级学生对高节奏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三四年级的学生喜欢具有一定形象和美感的音乐作品,而年长一点的学生则喜欢带有情感气氛的音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程度不同,积累的知识水平也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合唱教学音准训练,首先要了解学生心理差异,找出适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各级学生在音域和音色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低年级学生齐唱是合唱的主要方式。三、四年级可练习基础二声部演唱。而当学生成长到五六年级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小学音乐老师可以在合唱教学中将二声部合唱作为重点进行课堂实践。同时,教师也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合唱难度。
(五)利用多媒体开发更多教学手段
现在,很多地方都将多媒体纳入课堂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尤其是在音乐课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视觉、立体的教学体验。假如用多媒体来帮助小学的音乐教师进行合唱教学的相关训练,一方面可以节省场地和相关的教学设施,学生们不必再每次都要进音乐教室学习音乐了,现在他们可以随时学习,通过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随时随地进行音乐技能培养。而多媒体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共享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向专业教师学习,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多媒体开发技术,提高整体能力。
综上所述,合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比例,在音乐合唱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在合唱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找出问题所在,扬长避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能够在合唱训练中融入音乐,在合唱联系中提升学生音乐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骆媛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 (中),2022(10):183.
[2]江月圆.刍议如何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22(02):37-38.
[3]新课标下提高小学音乐课中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丁树佳. 北方音乐. 2022(14)
[4]音乐教育新体系理论指导下的小学合唱教学策略探讨[J]. 汤立霞. 戏剧之家. 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