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三全育人”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思政工作的重点,“三全育人”作为改革创新方向,近几年助推各大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许多高校在“三全育人”思想落实上仍存在困惑。因此,在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的探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三全育人”概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三全育人”这一思想着力从育人主体、时间及空间维度构建立德树人“大思政”格局,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不仅是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完善高校德育工作体制机制、持续深化高校育人工作规律的需要。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近几年各大高校在“三全育人”思想落实上仍面临一些困境,因此,对于“三全育人”视域下如何走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路的探析显得尤为重要。目及现状,首先要积极联动思政教育主体,切实推进全员育人;其次要动态关注学生思想变化,着力实现全过程育人;最后要不断优化“线上+线下”模式,多元实现全方位育人,从而构建出更为科学、高效的思政工作创新路径。
(一)积极联动思政教育主体,切实推进全员育人
积极有效地将高校党委、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行政教师以及社会资源联动起来,切实推进全员育人。
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委育人保障、主导作用,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一体化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等标准和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思想落实。二是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行政教师等岗位教师队伍的思政主力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政课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培养自身思政知识掌握和教学能力,从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实践”激发学生思政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培养思政思维,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辅导员应积极发挥思政工作骨干作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积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动态,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行政教师应掌握相应的思政基础知识,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将学生主体意识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将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全员育人”环节的保障实施。三是要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整合育人力量,政府、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校友会等应形成合力广泛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二)动态关注学生思想变化,着力实现全过程育人
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变化、塑造的重要阶段,从入学到成长再到毕业,学生的思想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动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解决学生在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着力实现全过程育人。
一是加强入学阶段的心理教育和目标引导教育。从高中到大学,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迷茫树立新阶段新目标格外重要,不仅影响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更加有效地开展。二是加强学生发展阶段的成长教育。有了入学阶段良好的开局,在学生发展阶段能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样重要。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意识。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导向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三是做好毕业阶段的就业、考研升学教育。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形势严峻、学生就业压力大,考研升学竞争激烈。此时,高校应及时做好学生就业压力疏导工作、考研升学帮扶工作,引导学生调整自身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进入社会、进入新学习环境的过渡。
(三)不断优化“线下+线上”模式,多元实现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的具体体现,高校应创新“线下+线上”多元模式,不断探索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高校思政实践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在线下,高校应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微宣讲微党课、心理健康教育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相结合,通过VR、人工智能等新的思政实践活动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实落细。与此同时,作为科研阵地,高校在培养学生科研精神的同时,还应注重科研与育人的关系,将立德树人始终贯穿科研工作全过程,真正做到科研与育人不分家。在线上,要不断创新思政工作的形式与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慕课”、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便捷、优质的思政学习资源,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思政状况,并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三、结语
当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提出不仅是打破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困境的探索与实践,也是时代与政治发展的必然。新时代“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探析,以高校为主阵地,同时也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助力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