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创新的有效性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心理,让学生在建立乐学、善学的思想态度的同时拥有对抗困难的勇气和不怕挫折的精神,为学生的持续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创新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原则
(一)以人为本
在新课程改革后,小学体育教育被赋予新的要求,这对于小学体育教育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体育教育进步的新机会。因此,教师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地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获得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从多方面入手感受体育运动,逐步学会享受运动的过程,达成有效构建体育运动学习的热情,为学生的持续有效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力量。
(二)师生互动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营造课堂氛围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所以想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就必须遵循新时期下的师生互动原则,以平等的角度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有效反馈课堂学习,以此作为依据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尊重,呈现出全新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面貌。
(三)教育环境
体育学科与其他文化类学科有着较大的差别,其对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方面有着特定的要求,因此,小学应当加大对体育学科的支持力度,积极地优化体育教育配置,为学生准备足够安全的运动场所,并且合理地规划各个班级的体育运动学习时间,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安全问题。
二、小学体育教学创新优化策略
(一)打造全新的教学观,更新先前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方案的制定者,同时也是教学方案的实际实施者,这使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对学生最终的体育运动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诉求,将会直接导致其设计的教学方案和学生的成长情况不相符,不仅无法呈现出体育优质的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小学应当推翻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的教学思想观念,致力打造全新的教学观,以开展多样化的教研活动,组织学校教师参加讲座的方式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外界教育发展情况的机会,带给教师一定的启发,使其能够逐步认识到自己在体育教育中欠缺的部分,以虚心求教、乐学善学的态度积极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优秀的教学案例中吸取经验,逐步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体育课堂中为学生带来新鲜感,构建出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个事物的新鲜感的存留时间大多较短,所以要想让学生长久地对体育运动保持兴趣,就应当及时地创新体育教学方案,用持续性地更新教学手段的方式为学生带来新鲜感,打造出全新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心理,实现教育改革的价值。
(二)以教材为依托,带领学生走进更多的绘本故事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相对浅显,理解一个事物的能力和效率相对较低,在这一时期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如果想直接以播放单一的体育竞赛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心理和体育精神,往往较为困难,并且极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改善这一情况,先以脚踏实地的方式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而后以这一目标作为中心设计符合学生当下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的教学方案,以绘本的方式构建趣味体育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体育运动产生好奇心,进而使教师能够在带领学生走进绘本故事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体育知识,让学生在感性思维的驱使下有效掌握体育运动的规则和技巧,呈现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不过在进行绘本故事的筛选时,教师要切记以教材作为依托,综合分析学生的需求,规划科学的教学结构,确保学生能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地加深理解体育知识内容,凸显出小学体育教育创新的价值。例如在学习到“乒乓球”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完整的乒乓球教学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且为每一个教育区域设立针对性的目标,而后以教材作为基础针对性地编写绘本,让学生以阶段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攻克乒乓球学习的难题。对此,教师可以我国国家乒乓队的故事作为原型基础,利用多媒体工具为每一个国家乒乓球队的成员设计相对应的Q版形象,而后为学生讲解这些国家乒乓球队员的故事,如给乒乓球拍取名字、观众对自己喜欢的乒乓球员的爱称等,以一个个趣味且真实的故事调动学生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逐步将关注点集中在乒乓球上。在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后,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乒乓球比赛视频,并且以慢放的方式为学生详细地讲解这些动作的规范要求和运用时的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榜样的带动下有效记忆体育运动,最终有效掌握乒乓球比赛规则与技巧,呈现出优秀的体育教育创新效果。
(三)设置鼓励机制,增强学生体育信心
体育教学的困难和瓶颈期表现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缺乏耐心,学生无法长期的坚持下来,并且对于训练具有畏难的情绪。如此对体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产生较大的阻碍,这就需要教师利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锻炼的信心,从而加强学生训练的效果,让学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可以长期的坚持下来。比如,体育教师可以构建微信群,要求学生每天在群众进行打卡。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每次完成一次训练后可以在微信群中打卡,并且可以将自己在训练过程中难以掌握的技术问题和心得体会发送到微信群中,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交流互动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训练过程中的难点技术,还可以有效的掌握学生训练中的心理状态,从而根据学生们困惑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坚持训练,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教师要给与一定的奖励,如此可以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重要课程之一,只有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可用人才。据此,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科学的教学策略为基础,综合运用高效的体育训练理论,开展科学的体育训练科目。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人情况,据此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专业系统化的体育训练之中。教师可依据学校体育基础设施情况,选择最为适合小学生的体育训练内容,全面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剑.关于小学体育教学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求知导刊,2021(10)
[2]尹雨嘉.基于创新视角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