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基层党校在具体开展思政教育时,科学创新教育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以对其思政教育效果进行有效保障,相关单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教育需求和学员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工作,确保能够实现学员政治意识的有效增强,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方针政策,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政治性错误,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有效保障,使其能够更为高效的参与日常工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现代教育理念发展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对其进行科学引导,教师在具体进行教学设计时,在考虑教学目标的同时,还需要保障学生个性发展,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尊重学员发展特征,使其对学习产生更高的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学习[1]。基层党校在具体开展思政教育时,存在很多理论性知识,此时,教师如果选择填鸭式教学,则会使习课堂教学产生较高的乏味性和枯燥,小对学生学习心态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调整,强化师生交流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表达空间,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对其学习兴趣进行科学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更高的参与感,进而使其进一步体会自身的重要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
二、构建学员信息库
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各级党政机关具有更高的信息化水平,通过科学建立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整体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但是就具体情况而言,我国各类数据量不够丰富,导致基层党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充分的信息化支持。同时,个别党员分散情况和失联情况导致无法对其所有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出现信息孤岛,导致信息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2]。针对该种情况,基层党校在具体落实思政教育需要,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打破信息孤岛,为学员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进行学员人事档案信息,考试成绩记录和培训档案信息等各项内容的科学完善,确保能够对学员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健儿保障与教育工作中能够全面保护学员的爱好工作情况,思想状态和性格习惯,为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创造良好条件,使其思政教育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针对性。
三、丰富教育内容
基层导向在具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想要使其教育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需要对其结构布局进行合理优化,基于全局角度调整战略目标。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在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价值。其次,基层党校需要对其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合理丰富,在教育体系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党员干部能够初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意识的正确树立,实现其心理保健思想的有效增强。最后,基层党校还需要对其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合理更新,时刻关注国家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使其教育内容具有更高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优化教育内容结构。
四、拓展教育载体
基层党校在具体落实思政教育时,需要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合理应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确保能够更为高效的开展培训活动。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群众的学习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移动设备和手机成为现代人阅读的主要方式。在各种状况下,基层党校需要对其思政教育载体进行科学创新。首先需要对其文化载体进行有效延伸,对各种文化产品进行更为充分的利用[3]。其次,还需要对其教育活动载体进行有效拓展,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群众教育,深入困难群众实施思政教育,确保能够使自我教育和教育实现有效统一。最后还需要进行现代新媒体的合理应用,在信息传播方面,新媒体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兼容性和时效性,基层党校在具体落实思政教育时,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合理应用单位微信号,微博,官方网站等,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宣传。
五、优化师资队伍
基层党校在具体开展思政教育时,需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一般情况下,教育者的个人素质会在很大程度内影响政治教育效果,所以,党校领导干部在开展日常工作时,需要对教师师资队伍加强重视。首先,需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其知识面进行有效拓展,确保能够掌握更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实现自身素养的合理丰富,进而保证能够结合时代发展。其次,党校领导者还需要对教师团队年龄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而保证能够更为高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4]。最后,需要进行考核制度的科学制定,针对教师不断完善考核标准,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考核,如果教师没有通过考核,则需要进行培训学习和再次考核,如果多次考核都没有通过,则可以考虑换岗或辞退。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发展中,党员干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所以基层党校需要对其思政教育方法进行科学创新,结合学员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工作,确保能够实现思政教育效率的有效提升。
六、结束语
基层党校在具体开展思政教育时,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学员信息库,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载体,优化师资队伍,能够科学创新教育工作,使其思政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创新,强化相关人员的政治意识,确保能够实现更为高效的参与日常工作,满足相关单位的工作需求,为现代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确保能够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琳萍 法. 多元文化背景下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0, 3(7):254.
[2]陈康英. 增强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吉林教育, 2020(17):2.
[3]申丽芳. 新时代下基层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16):1.
[4]刘莹, 钟勤. 论增强县级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J]. 教育研究, 2021, 4(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