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陶艳 王海明 魏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陶艳 王海明 魏霞,. 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中国教育学报,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072.
摘要:
在初中这一学生成长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主要方式,促进初中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以来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重视初中时期德育工作开展十分重要。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更重视学生成绩和学习技巧提升,忽视了德育工作开展和德育理念的渗透,导致初中德育工作实效性大大降低,要找到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向开展工作,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
关键词: 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072
基金资助:

前言: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可以了解学生近期发展情况,通过语言让学生学习先进思想和正能量,在初中阶段学生不再是懵懂无知,而是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喜欢自我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可以传输正确的思维理念和价值观。初中教师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德育工作,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离不开德育工作,改革德育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提升二者密不可分。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如何将德育工作落实到位,我国需要更多人才,把德育工作落实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篇文章通过对初中德育工作创新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开展策略。

1初中德育工作开展的意义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良好身心素质的形成,初中阶段面对着社会巨大的诱惑和电子设备中一些不良影响,一些初中学生价值观未塑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负面思想和错误的道德观念,这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未来会被社会淘汰。初中的德育教学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而开展的,新的改革方式不仅需要提升教学质量,更要求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学习到解决方法。如何抵御不良诱惑和文化影响不仅是家长的工作,更要求教师在日常中进行管理,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德育内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多要转移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

2初中德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内容单一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被很多教师看作是挤占了正常的学习时间,一些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会敷衍教学,大多数学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德育课程,一般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主持开展。这样进行的德育教育无法有规划的帮助学生了解近期情况,正确认识自我,例如大多数教师的课件会拷贝网络上的课件或者是其他班级的课件,这些课件虽然介绍了一些德育内容,但重复率很高,内容枯燥,无法吸引学生兴趣,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德育工作开展存在较大阻碍。由于许多教师德育工作观念问题,大多数的德育工作开展仍存在于理论教学方面,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内容不够丰富,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2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教师德育理论水平不高,对德育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例如月考后,有的同学没有考好,班主任会对这部分同学进行谈话,这些同学心理特点不同,要根据其性格爱好差异和心理情况排解问题。例如内向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找到问题根源,而一些活泼的学生要了解是否近期沉迷玩耍。无法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导致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效率过低,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无法和当代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

2.3德育观念落后

在长期应试教育下,教师对教学成绩的重视远大于德育工作,学生在教学时应该占据主体地位,但大部分教师会认为这一阶段学生缺乏管教,把自己置于班级管理的中心。将教育理念强加给学生,通过理论讲解,改变学生的认知效果低下,例如针对初中的早恋问题,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或者是规避早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调整方法,例如可以在初一阶段就课本中的男女问题共同探讨,要求学生们说一说早恋的危害和早恋的优点,学生直视早恋问题会比在懵懂中探索受到的伤害更低,影响更小。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尤为重要。

3初中德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3.1改变德育工作理念

首先教师要学习德育教育知识,加强自身的德育理念,学校之间沟通交流可以学习别的学校德育形式,多学习专业书籍,把鼓励学生,爱护学生当做德育工作的重点,不能只是一味的批评教育。要意识到批评教育只能是教育学生的辅助手段,而鼓励爱护才是日常管理的重点,提升教师的德育认知关乎着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教师之间可以积极沟通交流,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吸收其他人的经验,更清楚的了解到德育工作开展的目的。教师成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综合多个方面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了解到学生的爱好,例如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乐于助人,在班级里朋友众多,这些学生要引导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如果是批评教育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3.2为学生树立榜样

初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能是同学们观察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一些教师在班级会接打电话,看手机,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教师必须严格符合教师标准,在班级时要穿戴整齐,言语礼貌,上课不带手机,做到以上几点,让学生意识的在合适的场所做合适的事情,在其他公共场所也能够应用这些潜在的德育知识。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时刻把以人为本原则记在心中,存在的不妥之处可以让学生们积极指出并改正,利用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3改变德育工作形式

应用多种形式展开德育工作,例如现代各种电子设备的流行,可以建立微信大群,让学生学习平台知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与家长及时沟通,对学生现存的心理问题和思想困惑及时解决。在平等的沟通交流中展开德育工作能够让学生印象更深刻,丰富德育工作内容,例如在展开劳动教育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内捡垃圾或者在班级内大扫除,在实际劳动中体会到德育工作的意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在母亲节要求学生当天为妈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念一篇文章,送一束花,或者做一件家务,在这样的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制定更多有针对性的策略,德育工作是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要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开展时丰富工作内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在长期的探索中总结经验,约束学生的行为,塑造良好的品德是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邵永章.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2] 李明记. 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8):1.

[3] 危菡. 浅谈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