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中对计算能力的要求
在新课标理念下,计算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并对计算教学的目标、强度以及方法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几个要求。具体表现为:第一,计算教学要求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并能够选择自己较为喜欢的计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第二,目前,计算教学的要求在计算速度与难度等方面虽然降低了一定的标准,但对于学生的口算以及估算能力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了解运算的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对计算后的结果做出明确的判断。
2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
2.1忽视口算速度,导致口算能力弱化
在目前小学数学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口算的正确率以及速度,并且很少安排时间进行口算训练,甚至有些教师将口算的问题展示到学生面前,并让学生笔算,这样既弱化了学生的口算能力,还导致学生在计算复杂问题时出现“算得慢且结果并不准确”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淡化了口算训练的意识,使得课堂中的口算训练得不到突出,最终导致学生的口算能力弱化。
2.2问题偏离目标,导致计算效率较低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常常将解决问题当成计算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伴随着主题图的出现,使得问题情境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这容易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境之中,需要思考的计算问题则难以引入,这直接影响了计算目标的实现。甚至有一些“看图说话”的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学习的重点,这样的计算教学便呈现出了形式化的特征,也使得计算教学的效率大幅度降低。
2.3练习流于形式,导致练习实效降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得课堂焕发了生机的活力。如果片面追求教学的新颖性,便会使得计算教学失去其本身的实效性。在较为枯燥的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双基的形成,还需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建立。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构建趣味化的教学情境是有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能偏离,只有情境与目标相结合,才能避免教学的形式化,也能够发挥计算练习的实效性。
3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策略
3.1开展趣味化的计算训练,激发计算兴趣
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对于学生而言,开始时接触的计算问题较为简单,能够引发他们的计算兴趣,但随着计算问题的难度加大,学生的计算兴趣也会越来越低。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便难以顺利展开计算教学。因此,教师在开展计算训练时,应将训练活动赋予趣味化的特点,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
3.2重视算理算法相结合,提高计算能力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将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侧重点转移到强化训练这一教学行动中,这样的“题海式”战术只会让学生的练习变得机械化。并且学生往往会被动地记忆计算公式,却对算理过程一无所知,这样会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渐降低。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将算理算法相结合,首先让学生明白相关算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掌握具体的算法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3掌握有效的口算方法,提升计算速度
目前,大部分中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并且在计算时习惯性地在草稿纸上计算,使得计算速度明显降低。计算能力不仅体现在计算准确度这一层面,也体现出了计算的速度、灵活度等。因此,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口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些计算题,对于一些常见的计算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记忆,其次,教师也可以将某些口算技巧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简化计算过程,进而提高口算能力与计算速度。
4正确解决计算教学的问题
4.1处理复习铺垫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情境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也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自主构建。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直接引出新知识,需要以复习铺垫的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旧知,使旧知识发生正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可见,情境创设与复习铺垫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旧知识的联想,但它们并不是独立的矛盾,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计算教学内容选择更加合适的引入方式,使选择的引入真正为教学服务。
4.2处理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之间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是一个过程,这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算法优化则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教师需要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当学生交流不同算法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哪种运算方法较为简便,比较讨论的算法。当学生已经明确有些算法是不可取的时,教师便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计算思路对算法进行整理、分类,进而提取出更加有价值的算法。除此之外,当多种算法出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让学生学会判断哪种方法更加适合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具备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重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并通过趣味化的训练活动、算理与算法相结合的模式以及口算能力的有效训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仁华.刍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J].开心:素质教育,2017(3):56.
[2]张文青.浅谈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6):162.
[3]徐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