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
学生的数学学习都与计算紧密相关,计算能力不仅在学习中会用到,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良好的计算能力会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现在就目前的一些现状而言,一些学生计算能力不足,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往往过多借助于计算机等先进计算设备,现在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提笔忘字”的现象,会发现自己原来会写的字,但是写不出来了。轻笔算,借用先进科技来进行,会影响了学生自身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一些学生存在计算兴趣不足的问题,他们的计算是为了一定的任务而进行,在小学阶段,学生进行计算的题量很多,计算过程枯燥,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计算的准确性,往往会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但是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积极性,会对学生计算能力得高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会过多注重学生的笔算而对于口算的关注度不够,良好的学习应该是“口到,眼到,手到,以及心到”的过程,在学生数学计算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学生的笔算能力,口算能力也应该要引起注意,良好的口算也会促进笔算准确性的提高;而且目前小学生数学计算,也存在着一些书写规范的问题[1]。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减少因为计算不足的问题影响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在现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数学考试中,往往会明令禁止学生携带计算设备进入考场,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计算能力会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学生在进行考试时,知道解题的思路以及步骤,但是缺乏良好的计算能力,导致该题失分,这岂不是非常可惜,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做题时独立进行思考,发现自身计算能力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促进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外出购物,会出现一些现金找零的问题,那么这时。良好的计算能力就会有着良好的作用,在面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加减法时,我们不可能总是依赖手机的计算功能来进行,口算就会方便很多,我们并不会一直将这些工具随身携带,而且如果一直使用这些计算工具,那么日后见到数字就可能会条件反射的想到拿出计算机,在这样的情况下,会造成我们计算能力的丧失。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时,更好解决,有利于减少学生对于计算工具的依赖,建立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三、小学生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式简单,难以满足学生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接触数学学习时间较短,学生在课上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授,然后学生自己下课做练习,教师再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学生大量做练习,计算过程单一,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笔算的发展,没有注重提高学生的口算计算能力,教学形式单一,数学计算的主要目标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应试成绩,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数学专业能力与素养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
(二)教师教学观念固化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学生家长对于学生受教育情况的关注不断加深,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固化,创造新意识不强,思维僵化,对新事物的接触少,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学内容不断注重学生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关注不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注重学生笔算能力忽略了学生口算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在讲授过知识后,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完成,以达到巩固的目的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无论是学生回家完成作业还是学生在学校里完成作业,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抄袭或者是依赖计算机计算的现象,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段视频,“一个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其他的同学来看,直接将答案进行抄写,误将这个学生写的6抄成了0”,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抄袭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自己的思考,为什会出现这样的答案,这个过程中,不仅反映了学生书写方面的问题,而且也展现出了学生在写作业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缺乏,也影响了自身计算能力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明显的改善,学生会购买计算器,家里面也有手机,学生在遇到计算题时,容易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对这些工具产生依赖,自控能力不足,学习能力计算能力不足[2]。
四、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一)创新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
面对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与时俱进,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发展,改变传统课堂上单一的讲课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可以让学生中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在讲台上展示,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向他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间合作交流学习,小组竞赛,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扩展学生的计算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活跃度,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面对课程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满足学生在数学发展方面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计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计算意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更愿意去学习,更愿意提升自身的计算水平,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数学的了解不足,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发现计算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计算能力
有些学生学习的自主计算能力不强,存在一些“抄袭、过多依赖计算工具”的现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实操,进行趣味计算,借助情景模拟等手段,在相关情境中,计算优秀者可获得奖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计算意识,尽量将布置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在教室里面巡视检查,发现不良现象时及时纠正,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对于有的学生会回家完成作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白独立进行计算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减少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雷花兰,李美芬,杨丽娟.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31):0263-0263.
[2]聂建华.浅析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2019(10):174-174.
[3]许丽彦,杨勋.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10):0145-0145.
作者简介:
陈春燕,1977.05.15,女,广东汕尾海丰,汉族,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新城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