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选秀节目的创新
高云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云鹤,. 浅析中国选秀节目的创新[J]. 中国教育学报,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006.
摘要:
电视选秀是我国自2003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电视节目,自播出以来,收视率和经济效益都很高。选秀节目在节目影响、节目数量、节目收视上已是不可忽略的一支重要的文化传播力量。然而,国内的选秀节目,因为缺少创意,逐渐的呈现出了“一千个一档”的局面,逐渐的呈现出了“枯竭”的状况。近年来,电视选秀节目在节目影响、节目数量、节目质量等方面都是不容忽视的一支重要的文化传播力量。各类选秀形式虽然在评选形式和程序上有所差异。
关键词: 选秀节目;发展;创新;新媒体;原创
DOI:10.12721/ccn.2023.157006
基金资助:

如今,因特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网络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新媒介的出现,无疑为广告产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市场渠道。在新媒介环境下,集成营销是最常用的一种营销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把各个不同的市场方法结合起来,使市场的力量最大化。在技术革新的今天,我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为了打造一档流行的、新颖的选秀节目,各地电视台要重视节目形式的创新,要根据观众的需要,对节目的内容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保证节目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保证节目的收视率。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选秀节目要不断创新,要不断地进行节目内容的创新和创新,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不断地向受众提供全新的选秀节目,以最大程度满足市场观众对该类型节目的观看需求。

一、电视选秀中的一些问题

在电视选秀节目的普及之后,千台一台的局面开始在荧幕上呈现。从节目内容、环节、舞台设置、现场观众安排、嘉宾乃至主持人的表演方式等方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节目中有很强的形式化趋势。一开始,观众也许会觉得这种类型的表演很新鲜,但随着反复的、煽动性的增加,他们就会逐渐感到无聊。选秀节目已经进入了疲惫不堪的阶段,没有什么新鲜的节目,让人产生了厌倦感,选秀节目虽然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璀璨。节目的紧张感逐渐消失,能让观众重新燃起观众的热情的节目少之又少。

(一)节目过于单一

所谓“同质饱和”是指当前媒介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新闻,其制作手段、制作流程、节目类型等基本相同。很多节目的内容、制作过程都大同小异,但因为选秀节目的利润太大,所以各大卫视都会拼尽全力去做,让选秀节目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选秀节目是从《流行偶像》和《美国偶像》中吸取经验的。在这个世纪初期,英国和美国的选秀节目已经司空见惯,但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却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第一个制作的湖南电视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自然也有其它电视台的快速跟进。但是,这一快速的跟踪并不是什么革新,而是一种机械的模仿。这势必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使他们很难长期的投入和欣赏。

(二)节目风格太单一

电视选秀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拓展电视台的发展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选秀节目的兴起恰恰反映了通俗、娱乐、娱乐的特点。然而,各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往往会跟风模仿,导致节目质量不够好,内容也比较浅薄,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选秀在大众娱乐狂欢中出现了低俗的趋势。

实践证明,“借鉴”与“学习”并不等同于“复制”。有思想有品味的创作者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以自己的深厚文化底蕴为根基,对它进行“国情化”、“本土化”的改造,注重挖掘和吸收外国文化,把娱乐性和民族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之具有某种文化内涵,从而能够真正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满足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我们在鼓励娱乐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如果只追求欢乐、滑稽,将导致比例失衡,丧失受众,无法满足多元化的社会要求。

二、电视选秀节目实施的改革举措

1.选秀节目要具有娱乐性

节目要达到娱乐的目的,就必须要有娱乐性。这就要求节目策划和制作人员要跨出演播室,把最丰富的娱乐元素带到电视观众面前,而为了满足观众的参与感,节目还必须要有惊心动魄的宏大场面、激动人心的故事时空。所以《幸存者》才会在南中国海的一座偏僻的岛屿上,在澳洲的孤岛上,在非洲的荒芜之地。《生存大挑战》首次登上边疆,领略边疆风光;第二次,再次踏上了长途跋涉,把传奇的雪山草原收入镜头;第三次,更是将天宁岛、中国黄河源和新西兰的异国风情,都纳入到了生存的挑战之中。

当今的电视实际上处于“全民体验”的社会心理环境中。这是在经历了泛娱乐时代以后,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综艺节目为代表的泛娱乐节目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电视受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如今的受众不仅要观看,更要“体验”更深层的互动。也许一个节目只有几十参赛名额并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人的参与,但“移情”的效果,却能让电视中的人,变成听众的“化身”,他们的职业、年龄、文化、性格、审美等因素,让他们在参与者的经验和喜怒哀乐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乐趣,而这一点,在美国的《敢玩俱乐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比如,在2005年,《超级女声》一出,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2.拓展中国的选秀节目范围,打造独具特色的选秀节目

针对国内选秀节目的“同质化”问题,寻求新的突破,并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纵观当前各大电视台的众多选秀节目,大多以歌舞为主,使节目范围大为缩减,导致节目同质化。因此,各个电视台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选秀市场的研究,发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拓展其广度,使传统文化和选秀节目融合,形成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武术,中医,国画,书法,京剧,对联,谜语,民歌等,都可以作为选秀节目的内容。只有把娱乐和本土化、民族性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中国的选秀节目成为现实。

3.将对原创作品的支持纳入竞赛规则

在选秀节目中,规则的设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增加节目中的原创作品比例,可以采取对原创作品进行加分的方式。在 CCTV青年歌手大赛等专业歌唱大赛中,也有对原创歌曲进行加分的规定。当选手们从综艺节目中走出来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个团队来给他们打包,但他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意。只有有了自己的原创,才能在娱乐圈站稳脚跟。一个好的选秀节目,不仅要挑选出最好的选手,还要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所以,选秀节目也可以采用原汁原味的加分方式,既能激励参赛者进行创意,又能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不至于让很多参赛者都唱“同一首歌”。

结语: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原创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选秀节目只是广播业中缺少原创元素的一个角落,而这仅仅是国内众多行业中的冰山一角。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虽然各个领域都比较落后,但也有一些很好的原创作品,但还远远不够。要走出原创之路,就必须要有更多的社会土壤,要有各行各业的人辛勤耕耘,要经过几代、数十代人的辛勤耕耘。这样,个体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产业才能逐渐摆脱模仿的“拐杖”,才能逐步实现国家的创新,而原创才会有春天。

参考文献:

[1]陈思佳. 国内综艺选秀节目的发展与创新——以《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例[J]. 视界观, 2021, 000(011):P.1-2.

[2]赵奥. 新媒体时代选秀节目的创新与反思 ——以《超级女声》和《青春有你2》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 2021, 42(15):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