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实验由于具有生动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特征,在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育方式还不够完善,导致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偏低,更谈不上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不进行改善,那么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探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化学实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许多老师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将来是否有前途、有发展、进入高等学府的唯一依据。所以,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化学实验,更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甚至认为,做实验就是在浪费教学的时间,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也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习惯于依靠老师的讲解、老师的分析、老师的解答,而丧失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技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初中化学实验课还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
(二)由学生实验转变为演示实验
所谓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们自己动手,通过自己操作把整个过程都记录下来,然后再观察实验结果。但是,在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数老师并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而是由老师自己完成,然后向他们展示成果。如此这般,一个学生的实验,就成了演示实验,没有亲身体验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具体的实验过程。此外,因为教室里的学生很多,所以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观察不到老师的实验成果,从而导致了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就更谈不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老师缺乏对化学开发的认识
随着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到来,很多初中都在进行着新的教学实践。虽然教育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变化,但大部分变化都集中于课堂问题。在教学中,经常采用“问题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验教学设计方面,大多数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较轻,只从整体上评价了学生的整体水平。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做实验的基础作用,就是要动脑筋,要知道怎么使用。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着实验现象不明显、材料繁杂、教学经费较少等问题,在教学中,老师更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这明显与化学教学最终目标相矛盾。
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创新实验教育理念,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重视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方法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教学目标,但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演示教学,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教学。比如,在进行高锰酸钾的分解实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只有学生自己动手,才能让他们记住。在进行高锰酸钾的分解实验时,如果想让高锰酸钾得到充分的分解,除了要加热处理外,还要加入催化剂。如果老师只是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不让学生动手实践,就不会给学生留下太多的印象。在化学实验课上,采取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最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不会束缚他们的思维。
(二)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除了直接实验法外,还可以采取探究性实验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一切的创新都来自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思考,就有了创新。因而,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老师可以不直接向学生表明实验内容,而是根据实验创造出相应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意识。比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时候,我们可以预先设计一些实验:(1)大理石与稀盐酸;(2)浓酸盐与石灰石;(3)碳酸钠与稀盐酸。请三组学生在讲台上做这三个实验,其目标是找出制造二氧化碳最好的方法和理由。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而且,因为是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所以在实验的时候,所有学生都会全神贯注,所以他们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引进多媒体技术,完善实验教学过程
在化学实验课上,虽然老师们的教育理念有所改变,但有些实验仍然不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实验太过困难,过程太过繁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实验的风险很大,而且有些实验需要更多比较昂贵的设备,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备不能适应实验的需要。在此背景下,老师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目前,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包括化学实验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生动形象、声色俱全的实验教学环境,通过观看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形成新的思想和观念,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将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不只是课堂里的,还有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化学知识就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要注重现实中所碰到的问题,并且根据所积累的知识,对自己所面对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解答,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推理与解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对日常问题进行自由地提问和猜想。把化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对周围的事情和所碰到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另一方面,化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它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结语
在传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有一些问题,造成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期望通过一系列相应的教学手段,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从而为我国的化学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芳. 在化学实验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 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
[2]雷玲,何学军.改进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化工时刊,2019,33(03)
[3]薛万枝.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
[4]刘军.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
[5]黄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科素养形成的探讨[J].教育界,2019
[6]马立军,浅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