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路径
张卫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卫春 ,. 浅析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路径[J]. 计算数学学报,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4.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体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然要做出改革。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许多数学教师采用的都是“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题海战术来帮助学生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不高,不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与提高
DOI:10.12721/ccn.2021.157034
基金资助: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要改变以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为主的传统,要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小学生为数学教学主体的全新的教学理念。计算贯穿小学数学整个发展阶段,因此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是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下进行提升的,是提高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重视数学计算课程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联系。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生活化”,以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为目的,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一、 小学数学学生计算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师对数学计算能力基础知识的不够重视,在课堂上数学教师的教学内容没有全面地让学生了解到课本应该了解的知识,有的教师只是教给学生浅显的概念,就让学生开始死记硬背书本上的概念和公式。比如,混合运算公式中,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只有加减的或只有乘除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从高级到低级计算。而书本上要求真正让学生理解和实践的知识教师没能精讲也没能实施到。学生在小学就没能养成好的基础运算能力,导致后面的计算能力不扎实,因为基础知识的短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困难。还有一方面学生的知识不扎实是教师的知识面窄,教师只是空谈大道理,讲课空洞而乏味,内容覆盖不全面,从而让学生对算理理解得不透彻,导致学生成绩下降。比如,学生在学习数学运算时,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的基础打牢,不能只给学生空泛地讲什么是运算,运算的概念等问题,教师要结合例题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还要加强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不仅懂得概念还要会灵活地运算。

二、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

1.在小学生数学计算教学中树立层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生计算教学中,要根据课程要求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小学生有目的地掌握计算相关知识点,有目的地增强计算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情景,让小学生初步了解混合运算和生活的联系,并能利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2)让小学生了解并掌握“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运算顺序。(3)让小学生了解在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通过这种有层次的清晰的数学计算教学目标,让小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学习计算相关的知识点,让小学生有层次地去解决计算中的难点和重点,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和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思考,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在练习中要仔细推敲题目,不要急于求得答案,还要养成自我检查、检验、有错必改的习惯。很多时候,学生在做数学题目时总是着急忙慌,不是少看了这个数字就是多看了那个数字,往往是在计算到一半时才发现错误,不仅浪费了计算时间,还影响了计算效率。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日常做题时认真审题,做完题目及时验算的习惯。不论题目是否要求学生进行验算,学生都应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书写格式的要求,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清楚地展现出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也便于学生在计算出现错误时找到错误点。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榜样。如,在日常教学时要先审题后分析,了解题目要表达的内容,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地讲解题目;在做板书时也要重点突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计算习惯时,教师要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3.加强日常训练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要想提高数学成绩,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复习一下以前的基础知识,在不断地复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可以加强日常训练,每天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出几道数学运算题,不会占用学生太长的时间,教师也可以课下给学生出几道运算题,这样长期积累,学生的运算能力会有很大提高,经过日积月累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教师要讲究方法和做题技巧,让学生掌握简便的做题方法,在每天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训练。比如,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十分钟让学生把几道题抄到黑板上,做完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下,比如25×18怎么相乘,个位和十位怎么对齐,怎样借位等,教师在黑板上把算理要点给学生讲解清楚,平时课下多加练习,但也不要出过多的题,这样会拖课堂的进度,教师要科学地把握课堂进度,既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又要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整个数学学习的基础,基础如果不牢靠,又怎么去谈建设高楼大厦?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为小学生具有爱模仿的特点,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之一。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将内容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重视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实现计算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盘带全. 浅谈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J]. 新课程(小学), 2018(1).

[2] 韦德瑞. 浅析如何正对"粗心大意"提升小学数学计算能力[J]. 中外交流, 2019, 026(046):365.

[3] 郑伟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与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25):P.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