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计算,如何减少学生计算错误,进行高效率的数学计算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本文对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合理的开展小学生计算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希望能为读者带来一些帮助。
一、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常规算理
小学数学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将学生当作主体,灌输式地讲授知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没有进行重视,就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也使得课堂的教学质量不佳。教师要转变这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当作主体,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因为他们年龄较小,身心并没有发展成熟,渴望获得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这样オ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讲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讨论如何运算。学生讨论后,可以发现自身在运算方面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也会使他们向运算能力好的学生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运算错误的学生要进行一定的鼓励,以防他们在运算中出现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及时总结出常规算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二、贴近学生生活,选择灵活多样的计算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生活融入数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易于理解的数学问题。与生活结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缩小数学与生活的差距,让学生感受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教师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设置乘法问题时,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学生才会有熟悉感,进而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感知数学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全体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否熟悉,让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如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李老师买了11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6元,李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当学生正确用竖式计算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如何能够正确快速的计算“一个数乘11”的计算题呢?提出悬念教会学生速算的方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计算题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比如:26×11=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计算:“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加上个位上数的和,十位上是几,再加上几十所得的和直接写前面,个位上是几就把几写后面”。如计算26x11= 把2+6+20=28写前面,个位上是6写后面,即26×11=286。再如:“一个两位数乘99的计算题可以这样计算:“这个两位数减去1的差写前面,100减去这个两位数的差写后面”。如计算76×99= 因为76-1=75 100-76=24,所以76×99=7524。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之和是10”的计算题可以这样计算“用十位上的数乘比它大一的数字的积写前面,个位与个位相乘的积写后面”。总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计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在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求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做好书写,让他们掌握运算的技巧,提高运算的准确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由简到易的过程,先让学生运算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这样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在保护他们自信心的情况下,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另外,如果教师只是让他们进行运算的练习,他们很容易感到无趣和枯燥,会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在设置题目时,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提出,同时也可设置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去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运算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是有意义的,这样学生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针对性训练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这是需要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来逐渐提升的,学生在训练期间,也需注意自身所运用的计算方式,若能够确保计算方式的正确性,不但利于保障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习惯。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强化开展数学计算训练,在开展训练之前,需先确定好训练的目标与内容,这样在训练过程中オ利于增强训练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例如,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训练时,教师则需让高年级学生学习退位、进位的主要计算方式,并明晰进位与退位的实际位置,绝不可产生混淆现象,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另外,教师还应控制好混合运算训练的强度,不可过高,但也不可过低,若过高则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计算压力,而过低则不具备挑战性,难以激发学生在此期间的主动性。学生在投身至混合运算训练时,若遇到问题,教师也应在第一时间予以恰当引导及指导,以切实促进学生的有效运算。
结论:老师需要在明确新时代的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来进行相应的改进,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做到提高教学效率。老师要努力让学生注重培养计算能力,并且在课堂上以提高计算能力为基础。这样,オ能够有效地推动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老师要明确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之处,为数学教学更好地发展做出相应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俊琦.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学周刊,2020,(4):79.
[2]肖梅.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分析[J].亚太教育,2020,(6):98.
[3]周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