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计算能力一直影响着我们,是学生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并已成为最常见的数学技能之一。 在小学数学中培养计算能力能为小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可能在科学、物理等学科帮助他们,中学或大学数学的任何部分都离不开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甚至也与其他很多学科息息相关,这些能力将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计算能力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小学生优秀的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良好的数学计算学习方法和技巧可以使小学生迅速取得进步,掌握数学计算的基本知识,而不良的计算学习方法则会阻碍小学生取得进步,有时还会导致误解,对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他们的错误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可以避免小学生再次走弯路,也能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1. 小学数学计算错题产生原因分析
小学生在计算上出现错误是难免的,但这些错误也是要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规避的,因此,对计算错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大多数错误都能归结到计算技巧与知识储备、心理因素以及计算时的不良习惯这三个大类别里。
首先是小学生在知识储备上的问题。由于接触数学计算不久,学生心性也较为稚嫩,很多学生难以消化理解诸多的计算概念,口算不熟而笔算准确率也不高,导致计算错题频繁出现。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与应用是建立在一系列相关的数学概念的基础知识上的。计算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小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并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相关联的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中的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满”、“前一位”、“进一”等数学计算相关联的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弄清楚这些数学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也不能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使学习效果与效率大大降低,而这主要就表现在计算错题多。而四则基础概念不熟,在之后更进一步地学习余数、分数、小数时学生也更有可能模糊、混淆相关概念,不利于后续的学习。此外,计算问题频繁出错也可能与小学生对九九乘法表、二十以内数字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掌握不够熟练。通常数值较小的数字进行计算时教师会鼓励学生多用口算,锻炼思维的同时也能节省时间,但有一部分小学生没有很熟练的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导致了简单部分的计算影响了整个题目的计算,最终导致整个问题出错。
其次是小学生的心理方面的部分原因可能会导致学生计算出错。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弄明白学生为什么会在某一个计算的地方出错时,会选择叫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再次演算。这种情况看下往往会出现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学生第二次计算时结果是正确的。这就说明很多小学生在计算时是比较马虎大意的,可能将计算符号看错、可能将数字看错等等,导致能对的不对,在作业和考试中遗憾地丢失分数。此外,小学生受感知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某些先入为主的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加减乘除时,往往会强调乘除的优先性,也会强调同一优先性是顺序可以变换。但某些同学在看见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中仿佛很好计算的数字时会将上述两个原则混用、或者自行想象一些并不存在的规则,最终导致计算出错。
其次,小学生的计算习惯、性格差异以及注意力集中程度等都有可能导致计算出错。
2.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和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与策略
要解决小学生在计算错题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结合上述原因,在小学生的知识理解与记忆、心理状况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矫正这一问题,首先要做得就是帮助小学生认清概念,加深理解。要明确地知道每一种计算都有它相应的理论根据,掌握这些相关依据,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前提。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掌握四则运算中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以及计算时使用的原则的性质和规律,使学生不仅知道该怎么去计算一个算式,而且知道这个计算过程中所应用到的算理,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四则计算知识的基础能力与掌握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口算能力,重视基础数字的计算,让学生每天坚持训练,强化相关记忆。
此外,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在不同的计算难度下使用不同计算方法,也可以用其他计算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现有的不同的计算方法有:口头计算、书面计算、心算以及珠算等等。尽管只使用一种计算方法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它并不一定能保证速度,也就是说合理的选择计算方式也比较重要。计算是同时关于速度和准确性的,这一点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向学生强调,学生也需要发展快速、准确思考的能力。不同的计算任务需要不同的计算方法,而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计算的速度也不一样。例如,在计算一个单位数的加法或乘法时,可以直接通过口头计算给出答案。小学阶段的加法与减法都是比较容易的,单位数字的乘法也是用乘法公式记忆的,所以面对类似的计算问题时,直接口算更有效,更节省时间,同时也能培养和锻炼口算能力。然而,当两位以上的数字进行四则运算时,使用书面计算则更为方便。
其次,在学生的心理方面,通过加强训练、反复模拟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基础计算形成牢固的记忆,长此以往也能逐步解决心理问题导致的计算错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生由于心态、计算掌握程度以及计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在计算问题上出错,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重视小学生的计算错题,分析错题产生原因并帮助小学生进行矫正是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应客观全面的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帮助小学生提高基础计算能力,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良燕.小学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的研究[J].新课程,2020(24):82.
[2]欧阳志.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J].教师博览,2020(15):83-84.
[3]谢显亮. 小学数学计算题常见错误原因及有效防范[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4]柴春环.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原因及解决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2):77.
[5]谢玉芳.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20(2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