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学习中,计算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计算能力体现在学生数学学习的不同阶段。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能力的时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就如何有效提升农村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希望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帮助。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几何知识、方程问题、统计问题等都与计算有着紧密联系,也只有通过计算才能够获得答案。由此可知,计算能力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多么重要。与此同时,计算能力直接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综合能力,它对于学生而言非常关键。计算能力高的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强,思维较为敏捷、灵活,数学素养也较高。因此,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也是决定其智力发展的关键。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1.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做好审题工作。审题过程中,学生必须准确理解题目意思,列举条件进行计算。计算时,学生还需要了解计算要求,不能题目看到一半就开始答题,避免结果出现严重偏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认真看题重要性的教育,并及时总结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看题的好习惯,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学生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还可以提升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始终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由于学生学习的时间较短,对学习没有明确的认知,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会将数字、运算符号写错,导致最终的计算结果出现误差;书写不规范会导致计算错误,学生的计算积极性也会降低。如:学生把“0”书写成“6”,把“3”书写成“5”,把“36”看成“63”,把“47+104”看成“47+14”,口算时,把上一行的答案写在下一行等。因此,教师想要在小学时期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规范书写,减少因为书写不规范而出现的错误,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让学生拥有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能口算的题目就口算,不能保证口算准确性的题目列式计算,并进行验算,检验计算结果,保证计算的正确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多种验算方法,促进学生掌握验算方法。教师的有效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规范教学,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认真的学习态度,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口算、笔算、简算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笔算能力
在计算中,笔算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由于笔算没有生动的情节,由数字与运算符号组成,比较枯燥乏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使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进行笔算练习,如,设置游戏情境可以帮助笔算摆脱枯燥的束缚。游戏教学法可以使课堂始终保持活跃状态,学习氛围更加浓郁,提升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巩固学到的知识。
2.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口算能力
计算能力中,口算能力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口算训练。如果口算训练方式过于单一,学生会感觉枯燥,会严重影响学生口算训练的兴趣,降低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在进行口算训练时,教师需要创新训练方式,抓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特点,创设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生口算练习的兴趣。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口算训练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展现出来,促进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简算能力
简便运算也是计算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带领学生探究简便运算的规律,激发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简便运算探究运算定律,加深对定律的理解。简便运算可以使用的方法较多,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找对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简便运算学习充满趣味性。
例如:简便计算2.36×9.8=?时,学生经常出现2.36×(9.8+0.2)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先分析2.36和9.8这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小数和一位小数,末位6×8=48,那么,积一定是3位小数,积的末位一定是8,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增添了趣味。另外,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带入简便运算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动力。由于计算相对枯燥,想要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充分调动学生计算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的求知欲和学习激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题通常由数字和计算符号组成,没有生动的情节,且知识点较为抽象。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设计多样的练习形式,还应该具有针对性、知识性,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计算游戏时,教师应该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计算教学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计算耐心
数学计算是一项非常枯燥的数学内容,同时这样的内容又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和概念化的特性,如果学生长时间的计算很容易形成负面情绪。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计算计算训练的过程中,要积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身心特点,将一些多元化或者趣味十足的元素融入进课堂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数学计算活动之中。譬如,在教学四则运算这节内容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融入了一个带小动物回家的趣味活动。首先我在课堂上列出了一些小动物,并在上面以数字的形式来区分,每个小动物都会对应到一个计算简式,这个时候我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告诉他们只有在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之后才能够将小动物安全的送回家。在这样的氛围下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树立起计算的自信心,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好铺垫。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课程,并根据学生的特征创新课程,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琼.新课标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0(02):78.
[2]陈利英.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祖国:建设版,2020(8):542.
[3]张丽军.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情感读本,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