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教育学领域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08-0142

《国际教育论坛》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提升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微格教学模式构建 下载:25 浏览:230
  • 李晶晶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 摘要: 教师肩负着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责任,作为教师的储备力量,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引起关注。"ORDPE"微格教学模式以"反思+实践"为基本教学路径,通过"观摩—反思—讨论—实践—评价"五个迭代的教学环节促进师范生批判性思维的提升。在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除了传统的规划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还是师范生批判性思维学习的辅助者和评估者,课程学习方式也增加了目标导学、案例促学和评价互学三种特殊的方式。

  • 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模因研究 下载:29 浏览:298
  • 李春梅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 摘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媒介,也是学生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和输出形式。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复制和传播对英语学习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者对一名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因得到学生积极反馈而形成教师话语模因,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类型;促成话语模因形成的积极因素有教师幽默话语、凝练话语和贴近学生话语,阻碍其形成的因素有远离学生思想话语和课堂紧张气氛。

  • 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模因研究 下载:84 浏览:218
  • 李春梅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 摘要: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教学的工具和媒介,也是学生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和输出形式。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复制和传播对英语学习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者对一名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优秀高校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因得到学生积极反馈而形成教师话语模因,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类型;促成话语模因形成的积极因素有教师幽默话语、凝练话语和贴近学生话语,阻碍其形成的因素有远离学生思想话语和课堂紧张气氛。

  • 制度约束、信息不对称与高校招标采购 下载:85 浏览:432
  • 李娟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2期
  • 摘要: 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在现有政策和法律文件约束情况下,往往也会出现和其他招标采购工作类似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分析招标处采购的运作背景和模式,在Williamson四层次分析框架内研究制度约束与高校招标采购的关系,将招标采购工作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归结于信息不对称,并通过介绍招标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 面向核心素养的新旧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下载:56 浏览:414
  • 单俊豪1 王晶莹2,3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2期
  • 摘要: 量化分析新旧课程标准有助于了解国家课程改革层面的整体方针和观念。文本的词频分析技术通过对文本中不同词语出现频次的统计来定量描述文本的关注点,从而分析出不同文本的发展趋势。新旧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实施意见三个层面的变化是:新版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新目标,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建模能力以及教学内容所依托的问题情境建构;课程实施强调教材中的教法和评价模式创新。

  • 基于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同课异构对比分析 下载:76 浏览:379
  • 朱汝葵1 莫平玲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2期
  • 摘要: 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之下,《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同课异构研讨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两节课的设计主线、问题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在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方面各有所长。为了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教师应掌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设计方法。

  • 教师权威的失真与回归 下载:66 浏览:399
  • 耿丹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2期
  • 摘要: 教师权威的失真表现为师生冲突升级为教育暴力,师生关系简化为教学关系,师生互动表现出教育依附,这些无不降低了教师权威对学生发展的引导性作用。究其原因,教师权威的失真主要是由外部科层制的学校管理、量化的教学评价和内部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偏差、自我发展意识不足导致的。因此,教师权威回归的实践路径有:以专业取向来管理教师,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转变量化的评价方式;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构建教师专业认同;提高教师自我实现的期待,培育教师专业精神。

  • 教师职业意识基本内涵及养成路径 下载:63 浏览:80
  • 涂睿1 周芳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 摘要: 教育职业意识的基本内涵包括角色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师需要角色意识是因为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主观感受,教师要实现对个人职业角色的了解、认同和接纳。教师需要职业道德意识是因为教学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同时教学也是一种道德活动,它要求教师遵循较高的社会道德标准和通行的教育伦理。教师需要服务意识是因为在职业活动中教师职业作为一个服务性职业,其服务对象具有特殊性,教师要通过良好的教学技能和技巧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意识的研究通过探析教师职业意识的基本内涵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养成教师职业意识的途径,以促进教师职业意识的养成。

  • 小学全科教师:内涵、价值及培养 下载:48 浏览:222
  • 周妍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 摘要: 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在小学卓越教师领域"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小学全科教师是相对于分科教师而言的,是指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的教师。小学全科教师最早出现在我国农村地区,是因教育资源匮乏而被动出现的,小学教师"被全科"向"主动全科"转化是小学教育的应然选择。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是适应"全人培养"理念、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以及培养卓越教师的关键。基于小学全科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小学全科教师必须具备"全人教育"理念、课程整合素养以及协同教学能力。

  • 立德树人理念下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下载:28 浏览:273
  • 黄菁菁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 摘要: 师德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师德建设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发展;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更新评价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更新合作模式,构建立德树人共同体;更新学习理念,提升专业素养。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规避 下载:37 浏览:341
  • 贾音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 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和最终的落脚点着笔不多,各地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时,很容易出现方向不明、路径混乱的问题,比如,容易脱离真实生活,脱离文化价值,忽视学生人格养成等。这就需要各学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环境进一步明确价值体验的具体方向,这也是规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方式。

  • 对“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是什么、如何做、怎么评的思考 下载:37 浏览:244
  • 王维维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1期
  • 摘要: "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正逐渐成为广大初中学校教育的热点,从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学校对"考察探究"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实施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学校对这类实践活动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它与校内常规课程相互配合,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旧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也能让学生收获新的经验,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学校在实施"考察探究"实践活动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过程育人,设计好"前奏"和"尾曲"。在评价时,学校要将评价重心前置,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彰显总结评价的发展性。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探究 下载:43 浏览:395
  • 陈文娟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0期
  • 摘要: 目前,中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存在流于形式、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作用成为中小学教育不得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学校全面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切实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制度。

  • 规范论视野下中小学校长制定道德规范的原则与评价标准研究 下载:63 浏览:310
  • 彭虹斌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0期
  • 摘要: 从规范伦理出发,中小学校长应制定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告诫教师和学生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合理的道德规范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关心和爱护学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至善的价值。学校道德规范合理性的评价标准主要有:符合人性的程度、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体现程度、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尊重多元文化的体现程度、社会可持续发展价值的体现程度。

  • 论文写作规范与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合办学校为例 下载:76 浏览:167
  • 涂丹霞1 涂世友2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0期
  • 摘要: 学术论文写作作为一种表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载体,是中小学教师素养的重要体现。从学术论文规范的角度探讨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论文大赛提交的论文中存在中小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的常见格式问题与表述问题。其中一些论文写作规范表现良好的教师呈现出较强的科研意识,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而这些教师所在的学校则形成了以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氛围。因此,为了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教师个人层面而言,要加强学习,提高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从学校层面而言,要加强课题引领,形成科研立校的氛围与环境;从管理者层面而言,要开展教育科研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

  • 论教师权力研究的静态视角及反思 下载:34 浏览:253
  • 张春草 《国际教育论坛》 2018年10期
  • 摘要: 教师权力是保障教育系统内部得以规范运作的重要条件,并且渗透于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纵观对教师权力的研究以及援引,既有视教师权力为"教育暴力"的贬斥态度,也有认为教师权力在好的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功效,以及试图兼顾两极的折中式立场,但这些教师权力研究都是基于静态的视角,具有单面性。教师权力表现形式多样,历经变迁而发生更迭,是一个变力。以静态视角看待教师权力的性质是孤立无依的,会阻碍对教师权力的正确解读,当下的教师权力研究应该警惕单向度的静态倾向。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际教育论坛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4
发文量 1260
访问量 80845
下载量 19062
总被引次数 165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