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
《国际教育论坛》系开放获取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教育学领域相关论文。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倡导科学,繁荣学术,集学术性、思想性为一体,旨在给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教育学领域内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ISSN: 3008-0142

《国际教育论坛》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 内地西藏幼师生数学PCK培养的“DICT”模式构建 下载:38 浏览:389
  • 周端云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6期
  • 摘要: "DICT"模式是基于民族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它由四要素、四阶段、两平台构成。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民族传统文化构成此模式的四要素。"分析、设计、实践、反思"四个动态循环的环节构成此模式的四阶段。三维立体实践平台、民族文化数学课程资源平台构成此模式实施的两平台。三维立体实践平台集网络、虚拟仿真、实体空间于一体;民族文化数学课程资源平台集技术与人文于一体。研究表明,这种四要素、四阶段、两平台模式更有利于内地西藏幼师生的教学技能养成。

  • 高校人才培养与《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探析 下载:61 浏览:262
  • 刘玉高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机遇期,思政课程建设更是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为思政课的核心课程,从教学的价值目标出发,探析其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十余年来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述评 下载:26 浏览:186
  • 王等等1 徐瑛瑛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高中生生涯意识,提高高中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有效途径。十余年来,我国关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目标与任务、实施路径、实践探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国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与启示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出核心概念的内涵不够清晰、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具体、研究主体结构不够均衡、研究缺乏理论支撑等问题。今后对该领域的研究应更加注重核心概念内涵的厘清、研究内容全面化、研究主体均衡化、加强理论研究。

  • 基于大学生学业与发展视角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省思 下载:46 浏览:463
  • 李雄鹰1 张瑞宁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我国高中教育中的新生事物。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习与发展规划、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能力的发展,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学生学业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凸显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也反映出目前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对个体后续成长的不利影响。

  •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与创新(上) 下载:39 浏览:273
  • 吴晓英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新高考不断推进的时代境域中,高中学生将比以往迎来更多元的机会,也将在学业、专业、就业和职业等方面面临更大的抉择压力。拓展学生生涯知识和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被摆上高中教育的重要日程,高中生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创新自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核心议题。从生涯教育的意蕴与实施现状、生涯教育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生成与发展的价值、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实践创新四层面来研究高中生涯课程体系的具体运作和创新设计,可以为高中生涯课程标准的制定和高质量实施提供参考,也可以为生涯教育课程的价值实现提供可行路径。

  • 浙江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调查 下载:66 浏览:486
  • 王小平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5期
  • 摘要: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以选择性为核心特征的高考考试招生改革的必然诉求。以浙江省224所高中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基于新高考后浙江省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加强政策配套、注重学业规划、探索全学段的生涯规划体系、丰富生涯规划的社会资源四条改进措施被提出来。

  • 幼儿园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基于关键事件的视角 下载:43 浏览:285
  • 秦晴1 吴海龙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关键事件是指专业生活中能够促使教师产生认知冲突并对自己原有专业知识结构进行思考,从而做出某种关键性决策的重要事件。解读和反思关键事件对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新手幼儿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等产生的作用意义深远。基于此,幼儿园新手教师要正确评价和记录关键事件,幼儿园要重视关键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对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作用,把关键事件作为助推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全方位、多途径地促进幼儿园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 教育扶贫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路径 下载:20 浏览:240
  • 李帆1 晋妍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在国家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扶贫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教育扶贫的时代使命不容忽视。贫困多发于乡村地区,扎根乡村环境的乡村教师在教育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合理提高教师待遇和提升乡村教师文化认同感等措施来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 个性化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下载:36 浏览:366
  • 赵燕良1 薛正斌2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符合新课程改革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促进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中小学教师面临很大挑战,诸如强调教育统一性的观念严重、大班额问题严重、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等。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对个性化教育理念的认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中小学教师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能力。

  • 乡村教育生态回归平衡与重振:乡村教师留得住和本土化 下载:53 浏览:246
  • 龚宝成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办好人民满意的美好乡村学校,推进均衡有质量的乡村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声。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乡村教育的需求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乡村教师面临着放弃与坚守之间的矛盾。面对乡村教育的上述困境,探讨和解决乡村教师如何留得住和实现本土化培养等问题日益迫切,这样才能有助于回归乡村教育生态平衡与重振乡村教育生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均衡与公平愿景。

  • “学以为己”: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践行方法 下载:52 浏览:379
  • 余孟孟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真正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实并发挥作用,其目的、内容、方法等的确定就应该遵循中国哲学传统的精神。"学以为己"内涵丰富,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和精神实质。"学以为己"内含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三种,即"为己"而非"为人",力行重于记问,成人先于成才。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基本可以分为事实性课程、价值性课程和操作性课程三大类。以"学以为己"为旨归的践行修习方法有三种:一是"推己及人"的思考方法,二是"反求诸己"的自修方法,三是"克己复礼"的行为养成方法。

  • 浅析促进教学互动生成发生的若干策略 下载:43 浏览:431
  • 龚红霞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3期
  • 摘要: 教学乃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而互动生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课堂形态,不仅能够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学生的多维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如何促进课堂从知识讲授走向互动生成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尝试从五个方面探讨促进教学互动生成发生的若干策略。目标定位、弹性预设、教学引导、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策略都能促进教学中互动生成的发生,对推进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 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下载:53 浏览:424
  • 郝琼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3期
  • 摘要: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这种融合需要教师紧密结合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选用合适的教学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化、趣味化、灵动化、生命化,达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

  • 积极德育视野下高中生精神成长实践研究 下载:47 浏览:476
  • 刘海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3期
  • 摘要: 在积极德育视野下,高中生的发展就是精神世界的发展,高中生成熟的标志就是精神世界的成熟,这种精神成长蕴含在班级的精神发展和学生的精神追求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通过榜样示范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环境,通过主题周记实施自我引导的德育,通过特色班规激发学生积极的德育情感体验,通过家校协同共筑德育合力,积极顺应班级管理在价值取向、管理理念和行动策略等方面的时代特征和变革走向。

  • 新时代优质学校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实施——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南行中学为例 下载:47 浏览:453
  • 申红燕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 摘要: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义务教育学校的优质发展已迫在眉睫。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时代,学校要用新理念对教学与管理进行引领,深化学校变革。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南行中学立足合作办学平台,积极探求建设优质学校的路径并进行实践,努力实现"四新",即学校办学要有新理念、课堂教学要有新方式、教师发展要有新举措、学生成长要有新活力,呈现出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良好态势。

  • 生命的跃动: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反思 下载:41 浏览:422
  • 樊亚博1 周文婕2 杨晓萍3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 摘要: 幼儿园班级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给儿童提供了探索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其教育价值的发挥能彰显儿童生命的跃动。这种生命的跃动体现在促进幼儿园班级环境空间不断生产,以及在此过程中儿童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最终实现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然而,当前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有失偏颇,呈现出只见物不见人的形式样态。班级环境创设要做到既见物更见人,就必须做到班级环境创设预设与生成的耦合,儿童自主学习与教师引领并行,从而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凸显儿童生命活力。

  •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课程与教学特色分析 下载:40 浏览:386
  • 王玉秋 《国际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 摘要: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发挥着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桥梁作用。本课程的目标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途径,引导师范生深入解读和领悟《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重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性、专业性、实践性、生成性、生态性等特色;将有机融合、隐性教学的理念及适应性学习分析、新媒体技术嵌入到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以增强教学效能和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素质提升。

加入编委加入审稿人
国际教育论坛  期刊指标
出版年份 2018-2024
发文量 1260
访问量 80845
下载量 19062
总被引次数 165
影响因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