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7 浏览:215

王俊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中,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18 浏览:240

王俊敏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中,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

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主观感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5 浏览:375

李秀玲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探讨基于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主观感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我院卒中后偏瘫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评分、家庭角色、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感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2 浏览:244

王俊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中,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9 浏览:357

王俊敏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中,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

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主观感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52 浏览:225

李秀玲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对卒中后偏瘫患者主观感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我院卒中后偏瘫患者127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总体幸福感评估量表评分、家庭角色、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感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下载:333 浏览:3457

李娜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患者进行护理,探究更为高效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方式。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到医院进行诊断的危重心血管病急救患者,利用随机的方式,抽取两组,一组是对照组(36例),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另外一组是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患者进行对比,探究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时间和总体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完成时间(28.1±13.1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54.4±16.13),实验组护理质量总评分(94.4±7.75)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9.6±9.67)分,体现了可比性(P<0.05)。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明显的高于实验组2.7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7.2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3.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不仅可以减少病情耽误的时间,还可以增强患者就诊的速度,以提高脑出血的患者的恢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让患者以良好的自信心,端正心态进行质量,为后续的质量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75 浏览:415

李玉梅 岑洪舟 林春元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精神科就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NOSIE、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风险,成本效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92 浏览:464

李玉梅 岑洪舟 林春元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6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精神科就诊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NOSIE、MO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管理风险,成本效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踝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655

施芝兰 郭宁 莫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踝部骨折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查阅100例踝部骨折患者,收集观察组数据并予以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收集对照组数据并予以常规护理。结果:将观察组相关疾病知识掌握度、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踝部骨折采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护理效果。

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69 浏览:477

钟翠萍 彭爱梅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行放疗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35 浏览:386

钟翠萍 彭爱梅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行放疗的患者134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遵医用药、按时复诊方面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认知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下载:236 浏览:3702

赵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罹患小儿腹泻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10-2021.10区间本院收治7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记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35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35例),统计两组各项指标(生活质量测评值、家属满意度评估值、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测评值、患儿依从性、胃肠功能测评值)分析。结果:干预前,生活质量获取数据实际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获取数据实际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获取数据实际数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实际获取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胃肠功能实际获取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实际获取数据更高,P<0.05。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并科学合理实施,具有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小儿腹泻护理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子宫肌瘤患者以临床路径护理实施干预对其护理满意度研究 下载:259 浏览:2518

刘玉芬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健康宣教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06-2020.12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在常规组中40例患者提供常规宣教,在实验组中40例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宣教,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疾病知晓度为(82.38±7.20)分、满意度评分为(79.10±6.58)分,高于常规组(71.15±3.05)分、(68.72±4.30)分,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t=9.083、8.352)。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疾病知晓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建议临床推广。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下载:183 浏览:2054

范莹莹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到2021年6月,某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和临床护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护理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护理组的焦虑、抑郁、烦躁和恐惧程度显著降低,P<0.05;临床护理组的药物依从性、作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和运动依从性较好,P<0.05。结论:对有心律失常的冠心病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护理依从性。

中医特色护理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41 浏览:482

刘江玲 李仪 李丽妮 《当代中医药》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特色护理配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4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42例观察组患者实行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临床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心功能评级、住院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为(65.53±3.28)、(42.71±3.42),对照组患者为(78.85±3.06)、(55.67±3.76),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分数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40(95.2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32(76.19%),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2.38%)、(15.25±1.78)、(6259.11±3.89),对照组患者为9(21.43%)、(21.19±2.45)、(8526.66±3.47),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实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减轻患者的疼痛,消除负面情绪,促进心功能指标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下载:412 浏览:4161

蒙春伶 《老龄研究进展》 2021年7期

摘要: 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抽取300名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150名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1组进行干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实验2组患者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2组的治疗效率和生活质量是比较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来讲,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干预,可提升治疗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价值大,值得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下载:329 浏览:3358

张艳宏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临床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满意度高,可降低其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531 浏览:5501

蒋镇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针对我国国内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6例肿瘤患者为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应用CNP的为观察组。对比不同护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为95.3%与97.7%,相比于对照组的74.4%与79.1%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过对肿瘤放疗患者应用CNP,可充分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基于中医情志在肺癌围术期中的临床护理路径构建与应用 下载:287 浏览:2861

邹维 张庚华 《中医研究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对肺癌围术期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癌围术期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组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中医情志的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联系:00852-39622725
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